北京白癜风到哪里治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水稻立枯病是秧田期间威胁较大的主要病害,多因为不良环境的影响,诱致土壤中致病真菌的侵染所致。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度发生使秧苗枯黄致死,造成秧苗不足,延误农时,影响水稻产量。

一、主要症状水稻立枯病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1)芽腐型:发生在幼芽出土前,在种子或芽基部有白色或粉色霉层。

(2)基腐型:发生在立针期到二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基部变褐变软,根坏死,茎基腐烂易断,秧田中成片发生。

(3)黄枯型:发生在三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发生在三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心叶卷曲逐渐萎蔫枯黄,根变褐、茎基部变褐甚至软腐,拔苗时易连根拔起或心叶易折断,在苗床中间部分成簇成片发生。

(4)青枯型:发生在三叶期前后,病苗叶尖先不吐水,后成片打卷青死,可连根拔起。

青枯病也属于立枯病的一种形式,多数由于页面蒸发量大于根系水分供应量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后由真菌感染而表现黄枯。

二、病原及发生规律

水稻立枯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苗期病害,主要有尖孢镰刀菌、丝核菌和蠕孢菌等。病菌普遍存在于土壤、粪肥、种子和植物病残体上,在遇到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或寒流时病菌侵入幼苗发病。青枯病主要是由秧田管理中,通风炼苗不彻底,秧苗生长幼嫩,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或遇到大风天气,在生长繁茂幼嫩处发病。

三、防治措施

(1)秧苗长到一叶一心时,要通风炼苗,防止高温伤苗,做到早炼苗,炼小苗,使秧苗逐步适应外界环境。

(2)使用农家肥、生物菌肥和营养土育苗。应用床土调酸剂,将床土的PH调至4.5-5.5,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3)秧苗在1.5、2.5叶期各调酸、防病一次,调酸可用固体调酸剂,防病可用3%甲霜.恶霉灵每平方米苗床15-20毫升或30%恶.甲(瑞苗青)水剂每平方米苗床1-1.5毫升,兑水5公斤茎叶喷雾,严格做到边喷边洗苗,严防烧苗。秧苗受到冷冻害后要及时在早8时前通风炼苗。防病可结合调酸、施肥一起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xw/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