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水稻苗床病害的发生
北京手足癣专治医院 http://m.39.net/news/a_8598844.html 水稻秧苗得病原因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1、气候失常(春季气温偏低、阴雨、光照不足等)。 2、土壤消毒杀菌不彻底。 3、苗期管理不当(播种过早、过密、秧盘土过薄、覆土过厚、通风不及时、土壤偏碱、湿度过大等)。 4、防治药剂选择不当。 根据以上原因,要想苗床不得病,需做好以下技术环节: 一、苗床选择 (1)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电、交通方便的地块做苗床。最好选择高台育苗,防止大棚周围雪水侧灌,使苗床高湿,影响秧苗根系发育,从而感病。 (2)同时防止苗床湿度过大无法排水,如遇低温还可能造成拱土时间长,环境不良,种子腐烂、发霉、粉籽、芽腐烂等现象的发生。 二、做床扣棚 3月上旬清除苗床地积雪、杂物,中旬扣棚,促进化冻,提高地温,防止土层没有完全解冻,播种后温度升高,出现返水、返寒气等现象,造成封闭药害,勾芽,生长受抑制,影响叶绿素合成造成白苗等危害。 床面应达到“实、平、直”要求:实:床面沉实不陷脚(可以用磙子压实,保水保墒,防治秧苗根系下扎过深,不利于卷盘);平:床面平整无高低;直:苗床整齐四边垂直。棚边留10cm空地,防止棚边温度低,秧苗生长受抑制,隔寒、增温。 三、种子处理 (一)晒种 晒种一般选在播种前的15天进行,选择晴天晒2—3天。晒种时不要把种子直接倒在水泥地面上,以免烫伤种子,要放在塑料薄膜上或苫布上,隔2—3小时翻动一下。黑天之前的时候把种子集中苫好。 (二)盐水漂种 利用盐水漂种可以消毒杀菌,同时还可以利用比重去除半仁儿的种子,使其余下的都是饱满的种子。选用比重1.13的盐水进行漂种,盐与水的比例是1:4,例如用24-25斤大粒儿盐兑斤水,充分溶解之后用新鲜的鸡蛋测试,鸡蛋在水面上露出一元硬币大小即可,为了保证漂种质量,要经常测试盐水比重,保持1.13比重。盐水漂种之后要用清水投洗两遍,以免影响发芽。 (三)浸种 浸种时,浸种水必须没过种子,水面要高出种面10—20公分,使种子吸足水分。同时为确保效果,水温达到10℃时左右,浸种8-10天左右即可。种子浸透的标志,稻皮由黄白色变成水黑色,米心也变成水黑色,胚呈膨大突起,用手捏能碾成粉末状,没有生心,用手掰断没有响声。 (四)催芽 通过催芽可以使出苗快且整齐。使用催芽器,首先进行高温破胸,开始时温度掌握在30—35℃进行高温破胸但不要高于35℃。其次适温催芽,当露出白点后适温催芽,温度最好控制在28—30℃,不能超过32℃,出芽均匀一致,芽长2毫米以内。最后低温晾芽,要在催芽后将种子在低温下晾一天使温度降低就可以避免芽干现象的发生。 四、育苗操作 摆盘:摆盘之前,一定要浇透底水。如果当地土壤粘重,可以在摆放秧盘之前铺一层纱窗,利于后期揭盘;摆盘过程中要摆放整齐并一定要压实,否则盘起空不保水,造成黄苗、长势不好,严重干枯死亡。 装营养土:底土厚度控制在2-2.5公分。若底土过薄:1、保墒能力差,后期水分供应不足,苗床易干;2、拌土量过小,浓度大,使秧苗根系受灼伤,秧苗生长缓慢,苗黄、苗矮,无根少根、蘑菇圈现象。 若底土过厚:1、盘根不好,散盘,插秧机抓不住苗;2、肥酸药浓度不够,易得病。 播籽:机插盘每盘播芽籽2-2.5两。若购买的种子发芽率有的达不到90%,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把播籽量提高到每盘2.7两或2.8两湿籽,但不要超过3两。播种过密会导致地下部争水争肥,地上部拥挤遮蔽,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徒长病害都会接踵而至。 压籽:播种后要进行压种,让种子与土充分接触,三面朝土,一面朝天,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覆土:覆土厚度控制在0.7-1公分。覆土过薄:1、封闭药害,造成勾芽,抑制生长,叶绿色合成受阻,造成白苗:2、保水保肥能力差,浇水大容易露籽,造成不出苗即使有的勉强出苗,水分供应不足,干旱,苗长势弱,发黄瘦小造成死苗。覆土过厚:1、种子拱土慢,在拱土过程中环境不良,易被病菌侵染,造成烂籽、烂芽:2、顶盖,不见光,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白苗、黄苗,不出苗或出苗不齐,苗弱;3、出现蘑菇圈现象,影响秧苗均衡生长。 苗床封闭:进行苗床封闭灭草,切忌苗床湿度过大,注意封闭后出苗前不要浇水,避免产生封闭药害。建议农户不进行封闭,采取苗后茎叶处理,在秧苗1.5叶以后,稗草1.5叶时用千金防治稗草和稻稗,若苗床阔叶杂草较多可使用排草丹(若使用国产灭草松要与千金间隔7天使用) 覆二层膜:注意揭膜时间,在秧苗立针期揭膜,若揭膜过晚,会出现叶尖发白现象。 五、苗床管理 (一)温度管理 水稻对温度特别敏感,在低于13℃时停止生长、低于8℃时产生延迟性冷害,高于35℃时也会抑制生长,一旦高于42℃秧苗就会发生死亡。根据不同的叶龄,温度管理是不同的,在这给大家总结出温度管理的“2、5、8”原则:在水稻一叶一心时,苗床温度不超过28℃;二叶一心时,不超过25℃(超过25℃就会出现早穗现象);三叶一心后期应控制在20℃左右为宜 (二)水分管理: 一叶一心之前:尽量不浇水(底水浇透为前提); 二叶一心:三看浇水; 一看:早晨看叶尖吐水情况,如果叶尖水珠像高梁米粒大小,不缺水,叶尖如果不吐水,或水珠只有小米粒大小,需要浇水。 二看:看中午心叶是否打绺,发现缺水及时补浇。提倡早晨或傍晚浇水,苗温和水温差不多,而且浇就一次浇透。 三看:土是否发白,有地裂现象,缺水及时补浇。 有些农户有中午高温浇水和大水漫灌的习惯,但中午浇水由于气温高,水温凉会把苗激着。如果大水漫灌,就很容易使肥、酸、药分布不均,浓度高的地方,出现烧苗、蹲苗现象;浓度低的地方出现脱肥、得病现象。因此要坚决杜绝中午浇水和大水漫灌的错误浇水方法。 三叶一心:在插秧前3-4天,在不使秧苗萎蔫的前提下,不浇水。让秧苗处于饥渴状态,有利于水稻秧苗早返青、快扎根、多分蘖。 来源:哈尔滨农垦嘉泰,转载标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xw/9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一班班本课程秋天里的一抹味道水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