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出齐苗至插秧前是水稻苗期管理的重要时期,避免出现顶盖、烤苗、秃疮等现象,在管理上要注意控水、控温、防病。

苗床管理注意事项

1

顶盖

苗床覆盖用土被稻苗顶起,成片发生或零星发生,秧苗颜色浅黄。

原因:

1、播种聚堆,没压种;

2、底水没有浇透或苗床覆土后浇水;

3、覆土过厚;

4、覆盖用土粘性大、有机质含量高。

2

秃疮

水稻出苗期局部不出苗,形成类似“秃疮”状。

原因:

1、局部缺水,造成芽干,导致局部不出苗;

2、个别铺盘不平,有腾空现象;

3、壮秧剂、育秧剂、壮根防病药剂使用过量、混拌不均导致肥害、药害;

4、低温、高湿等原因造成的缺氧。

3

揭膜

育苗时,外界气温低,为加快出苗和出苗整齐,扣棚后育苗盘上再覆盖一层地膜。

水稻秧苗80%立针,在早晨或晚上揭地膜(空气湿度大,气温偏低的阴雨天上午揭膜,晴天,揭膜时间宜在傍晚前)。当棚内外温差小,秧苗开始出齐发青后,适应了新的环境,要及时撤掉地膜,避免出现烤苗现象。

苗床管理要素

1

控水、控湿

首先播种之前底水一定要浇透,原则上出苗前不要再浇水。是否缺水要三看:一看早晚叶上有无水珠,二看在中午新展开叶是否打卷,三看苗床土是否发白。如果确实缺水,要哪缺水补哪。水稻两叶一心后要浇透水,水温在15℃以上,在上午8点前喷浇结束,不能漫灌。

2

控温

通过通风降温的方法来进行控温。水稻出齐苗后开始小通风,通风原则为:水稻一叶一心时,苗床最适温度22-25℃,最高温度不超过28℃,最低温度不低于10℃。水稻两叶至两叶一心时最适温度20-22℃,最高温度不超过25℃(超过25℃就会出现早穗现象),最低温度不低于10℃。三叶以上最适温度20℃左右,最高温度不超过22℃。

3

调酸、防病

早晨未出太阳时苗叶片上没有水珠说明已得立枯病;发病初期苗发黄,根和茎连接处变黑,根易拔断。苗床管理不当,稻苗徒长,根系不发达,茎叶蒸发过快。成片深绿老绿枯死,根不易断。

(立枯病)

水稻幼苗生长最适宜的pH值是4.5-5.5,在这种酸度下能提高育苗土壤中磷、铁等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和幼苗根系的吸收能力,并能抑制立枯病菌的增殖使水稻根系发达,提高秧苗素质。在水稻一叶一心,两叶一心时和三叶一心时各调一次酸和喷一次杀菌剂防治苗床青枯、立枯等易发病。结合东北农户切身用药效果,中威植物营养专家建议大家,在一叶一心时:丰神榜1包(10g)+乙蒜素(50ml)喷施平左右;两叶一心时:噁霉灵(ml)+丰神榜1包+乙蒜素(ml)喷施平左右。三叶一心时用药同第二遍。喷施后效果好,后期不得病,不死苗,省事又省钱。

文/图:张兰勤

如有技术问题

欢迎致电中威技术-

了解更多详请长按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cd/9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