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导读:“余以山药、扁豆、苍术、鸡内金为基础方……外感风寒加葛根、黄芩。暑感加香薷、藿香。伤食泻加焦三仙、木瓜。”夏天来了,小孩拉肚子的毛病就要来了,大家学习参考一下。

?小儿泄泻

泄泻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夏季为甚。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便为其主症。

小儿体质纤弱,脏腑娇嫩,一旦饮食不节,寒温失调,均能使脾胃受伤而致泄泻。泄泻之本,责之脾胃。脾胃受损,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糟粕合污而下为病。泄泻一证一般可辨为寒、热、虚、实四证,临床分为伤食泻、热泻、寒泻、脾虚泻等型。伤食泻系由食乳过多,停滞不化所致;热泻系由暑湿化热,外感风温,热移大肠所致;寒泄系由风寒之邪,客于胃肠或脾肾阳虚,寒从内生所致;脾虚泻系由久病,久泻致使脾胃虚弱,运化失权所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湿盛则濡泻”。可见泄泻从总的来讲都是湿盛,从脏腑来讲,主要是脾胃、大小肠功能失常所致。

健脾燥湿是治疗小儿泄泻的一个重要法则。“无湿不成泻”,故祛湿又为治泄泻之主法也。

案1:康某,男,半岁。

症见:腹泻一月,大便稀薄酸臭,每日三四行,甚或六七行,伴有腹胀,夜寐不宁,心烦急躁。舌淡苔薄白,脉象弦滑。

证属:脾虚肝热,运化失调。

方拟:健脾平肝,清热止泻。

青蒿6g,黄芩炭3g,山药5g,扁豆5g,苍术5g,石榴皮3g,白芍5g,鸡内金5g,甘草5g,白头翁5g。水煎服,三付,药尽病除。

案2:靳某,男,10个月。

症见:腹泻四十天,治疗罔效。日行四五次,纳差,夜不安宁,精神疲惫。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0-2,红细胞0-10。舌淡苔薄白,脉象弦滑细。

证属:脾胃湿热,传化失职。

方拟:调和脾胃,清热利湿。

青蒿5g,黄芩炭3g,山药5g,扁豆5g,苍术5g,白头翁5g,鸡内金5g,麦芽5g,炒稻芽5g,秦皮3g,葛根3g,藿香5g。水煎服,三付。

服药后大便日行两次,纳食好转,大便检查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象沉弦细。继以前法加减。

青蒿6g,黄芩炭3g,山药5g,扁豆5g,苍术5g,白头翁5g,内金5g,沙参5g,甘草3g。水煎服,五付。

案3:张某,男,8岁。

症见:发热腹泻,已有三天,便稀酸臭,脘腹胀满,腹痛欲泻,泻后痛止,咽痛咳嗽,头痛头晕,颧红烦躁。舌红苔黄,脉象弦滑。

证属:感冒夹滞,气机不畅。

方拟:清热解表,消食导滞。

石膏15g,青蒿10g,黄芩6g,葛根6g,大青叶5g,山药10g,扁豆6g,苍术5g,鸡内金10g,黄连5g。水煎服,三付,药尽热退泻止。

按:泄泻在儿科中是常见病证,过去是夏秋季节为多,现在全年都有。原因是独生子女多,父母溺爱,多吃零食和厚味菜肴,生冷水果,引起肠道失司,消化乏力,加之护理不当,寒暖失调,导致泄泻。所以,泄泻患儿,首先控制饮食。对婴幼儿特别要注意护理,奶瓶、水瓶都要煮沸。

余以山药、扁豆、苍术、鸡内金为基础方,方中山药入脾、肺、肾经,味甘气香,助脾利湿。为治疗小儿泄泻之主药。扁豆入脾胃经,性味微苦,芳香悦胃,功可醒脾助胃,疏化水湿。内金入脾胃经,性味甘平,功在助脾健运。全方同伍入脾胃,有调和脾胃,以平阴阳之功效。随证加减,外感风寒加葛根、黄芩。暑感加香薷、藿香。伤食泻加焦三仙、木瓜。

治疗急性腹泻,要注意祛湿勿忘健脾。治疗慢性腹泻,要注意慎用苦寒。暴泻需用止涩,以达护正祛邪。

吴茱萸贴足心治疗婴幼儿腹泻

用法:

取吴茱萸2~3克捣碎,用水浸湿后均匀置于两块纱布上,然后用胶布分别固定于两侧足心,一般2~3天后取下。此方治疗小儿流口水化痰成人发烧有奇效,帖于涌泉穴上。

?对于小儿的湿,拉,咳三症小儿畏惧汤药疗亦不勉强,则用引邪外出的朱砂巴豆膏发泡治疗。朱砂巴豆膏是用巴豆去壳取仁研碎,加朱砂少许再研成软膏状,瓶储备用。咳喘病人取天突穴发泡,泄泻病人取足三里发泡。发泡方法是先剪5分硬币大的胶布1块,在其中间剪绿豆大的1个圆洞,圆洞对穴位贴好,再取绿豆大朱砂巴豆膏1块置圆洞上,轻轻压平,使药膏边缘稍超出洞口,再剪与第1块同样大小的胶布贴上即可。贴后每隔6小时观察1次,见起泡即将膏药除去,不作其他处理,泡破水出,咳喘或泄泻常能戛然而止,此亦称之为湿邪转移疗法。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cd/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