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遏制浪费,回忆儿时捡稻谷记摄
中药可以控制白癜风 https://m.39.net/news/a_5939656.html时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部分地区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从而导致粮食问题增加了危机感。联合国已就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多次作出重申。我国对粮食安全问题更是极其重视。“民以食为天”,全社会正在营造一种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一个人如果挥金如土、过度享乐,即使再富有的人家也会坐吃山空、败光家业。“奢靡之始,危亡之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名言警句,言简意赅,无不揭示出持家立业,人生处世的朴实道理: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说到粮食问题,如今的小朋友虽说读过李绅的《悯农》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倘若要问大米是怎么来的,大多只知道是在超市里买的,是卖粮油的叔叔阿姨送上门的。现在的小康生活,已经难以让小小少年体会到“一粒米九斤四两力”,“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辛苦艰难。为温饱而辛勤付出,这对于我们这些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来说,有着极其深刻的记忆。儿时捡稻便是其中印记之一。在那大集体的年代,每逢双抢和秋收的时候,生产队的大人们在田里捆稻把,身后不远处就是我们一群小伙伴的身影,个个赤着脚,穿着短裤短褂,低着头,用双眼搜索着田里可有被遗露或是大人们走时不小心掉下的稻谷。双抢时的田里为了便于翻耕做田,田里往往还蓄有不少水。小伙伴们一不注意,一脚踩到脚印里,泥水溅到身上脸上都是,成了个大花脸,有时不巧的话连眼晴都睁不开。这时就用小手朝脸上抹抹,又开始捡稻了。有时前面有一杆稻穗,两个人同时看见了,不约而同都跑去捡,一杆稻穗两人一拉,谁也不愿放手,结果不是手被稻叶子割淌了血,就是稻穗上的稻谷也被拉掉了不少。有时为一杆稻穗是谁先看到的,往往争得面红耳赤,最终还是谁先捡到手谁高兴。也有胆大调皮的小伙伴趁大人们不注意,走在稻铺子边顺带几根就跑。大人们若是看见了,大不了说:“你们小鬼都到后面去捡,不要往前跑,不能拿铺子上的稻。”大人们把几块田里的稻子收获完了,就用锚担将一担担稻把挑着放在队里的稻场上。稻把挑完了,西边的太阳也已下山了。小伙伴们带着捡来的稻穗,先后来到稻场上。稻穗经生产队里的会计用称称后,按斤两记上工分。那年月有工分能称工分粮,就有吃的。捡稻能挣工分,能称到粮食,既能得到大人们的夸奖,也是听老师的话,做到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厉行节约,颗粒归仓。因此,小伙伴们捡起稻来,非常开心快乐,有收获后的成就感。记得一次,我们几个小伙伴在对面一块大塘东边的稻田里捡稻。这块田因在大塘边上,田脚很软,还有点不点的积水。我捡着捡着,感觉脚下有一个什么东西硬硬的硌着脚,就好奇地用手去抠,拿出泥面原来是一只大乌龟在下面。这下子小伙伴们开心极了,稻也不捡了,围着乌龟团团转,看着它睁着绿豆般的小眼睛慢慢地爬,其憨态也是萌萌的可爱。到如今还有一个画面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妈妈在东边张屋新塘里洗衣回来,左手挽着一提桶衣服,右手常常拿着几杆稻穗。那是妈妈看见挑稻把的人走在路上掉下的稻谷,就弯下身子,一根一根的捡了起来。妈妈常说,一次不多,十次不少,给鸡吃是好的吧,掉在路上不捡可惜了,一粒米九斤四两力。妈妈平常的话语使我们幼小的心灵受到启发,知道了做人应当惜物,不应该浪费财力物力。在未实行大包干以前,温饱在乡村普遍成问题。人们按大小口分粮食,成人在好的年成里一年只能称到四百多斤稻谷。生产队收获的粮食,先要上交公粮,再卖统购。收成若是好一点,还要完成超购任务。再加上留下来年的种子,所分的就不多了。人们一日三餐,早上晚上两头稀饭,中午一餐也经常是大半锅饭边上煮小半锅菜、南瓜或山芋。那时早上吃粥,记得每顿都要吃上三大蓝边碗,冬天的早晨端着碗站在避风向阳的屋檐下边吃边晒太阳,滚粥三碗,周身都暖。那个时候,人们饿肚子也是常有的事。外婆曾经对我说起,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妈妈在社里治浮肿病,四岁的我放在外婆家。一天中午人们去食堂(一队人在一起吃公共食堂)打饭,我的小母舅头晕没去上工,就不能去食堂打饭。幼小的我看见别人打饭就在外婆怀里哭着要饭吃,外婆看我哭也心酸地哭了起来。外婆给我讲这个事情时,一双眼睛里依旧充满了泪花。妈妈在世时对我讲的一件事情,时到如今,只要一想起就会满眼是泪。那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一次生病发烧连日不退,家门口的医院去治疗。听到这话父母亲赶紧用摇床抬着我走徐河十里长畈上安合路向北往桐城方向走。那个时代公路上没有车呀,走到新安渡大桥头埂,父母亲把摇床放着歇息一下,过路的人看到摇床上瘦弱面黄的我,都叹口气地说,这小孩病得不轻呀。医院,医生看了后说,这小孩子病得太重了,要救的话就要输血。听了这话,妈妈救子心切,就对医生说,那就输我的吧,我因输血起死回生。妈妈说她输完血,到吃饭的时候,医院食堂里只打来了一碗粥,那个时候就是有钱也买不到饭呀。现在一想起这件事情我心就酸,就会泪流满面。是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我们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已经过上了富裕幸福安康的生活。然而,粮食仍然是宝中之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宣称,世界上现在仍然有近一亿人口处在贫困饥饿线上。因此,崇简抑奢,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的文明追求。民以食为天。是粮食养育了我们,珍惜粮食,遏制餐饮浪费,不仅是经济上的节俭,更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这里我想以一首咏“粮食安全”的小诗为此文画上句号。春入江淮鱼米乡,创新潮涌筑华章。种田集约千家乐,按地分红万户昌。伏里锄禾如火炙,舌尖饕餮岂风光?时人金玉重重贵,不及一粮堆满仓。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cd/10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认识基础谷物稻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