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山人啊!

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最近呢,看到了著名的黄帝内经十三方,它们被认为是最早的方剂。其中的鸡矢醴深深吸引了我。下面就来看看古人为何用便便治病吧。

《素问·腹中论》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01

原文解释

病名:鼓胀。也是症状。就是腹部像鼓一样胀起来。早上吃了,晚饭就吃不下了。时有复发。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食积气滞为主)

方药:鸡矢醴二剂。

我这个人读书就是比较肤浅。看书一般是直译,所以不能一下子想到什么。

咱们就来从分析药又到回证上看看吧。

方与药

01

鸡屎

鸡矢,鸡之屎也。(这里没有说要鸡屎白之部分。)

古代这个鸡是什么品种的,应该不太大关系,关键是先看它是吃了什么了,拉了什么。在春秋战国时间,粮食主要为五谷:稻,麦,栗,黍,菽等。那么我猜鸡大哥也就吃就些了。鸡大哥拉什么呢?鸡的消化道是比较短的,鸡摄入的饲料并没有消化完,约40%-70%的营养物被排出。

那么鸡矢就约等于五谷。只不过像被发酵了一趟。

而醴,是一种甜酒,也是由五谷类发酵的而来的。

那么鸡矢醴,约等于发酵的五谷杂粮。就有点像神曲,神曲就是含有酵母菌。

众所周知:麦芽,稻芽也正是消积化食的良药。

所以鸡矢醴上述分析药证可对应。

饮食不节导致“鼓胀”,用鸡矢醴消积后好转,但时复发,像是没有行气。

为什么用鸡矢,其实中医真的是很朴素的。小时候在农村的朋友们,有没有捡东西乱吃过,误吃鸡矢过?可以想象几千年前,一位小朋友,腹如鼓胀,吃不下饭,大人无可奈何,他自己也很难受,在地上抓了一块鸡矢,吃了下去,病就好了!那么就有了吃鸡矢治鼓胀的经验。但是干吃不好吃,那就加点甜酒。真香。

而现在入药的一般叫鸡矢白,鸡屎中白的那部分。

味苦咸,微寒,无毒,归膀胱经。

功用主治:利水,泄热,祛风,解毒。治疗臌胀积聚,黄疸,淋病,风痹,破伤中风,筋脉挛急。

02

其他资料

《金匮要略》中还有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转筋:抽筋也。书上的解释是,由湿浊化热伤阴,筋脉失养所致。这比较像是以药的功效推导出来的。而后世云转筋多见霍乱。而倪海厦老师则认为是这里所说的抽筋缺钙引起的,鸡矢白中富含钙质可用于治疗此类抽筋。这种说法仅作参考。

如今鸡矢白在临床上并不多用,一是没有药,二是因为心理上过不去。看其医案也一般用于治疗臌胀,西医的肝硬化腹水,或治疗抽筋。都是根据内经和金匮的条文而来的。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吃屎还是不太容易被接受。

03

鸡屎藤

那么,叫鸡矢的,好像还有一位,那就是鸡屎藤。

放图。

功用主治: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小儿疳积,肝脾肿大,瘰疬,肠痈,跌打损伤。

鸡屎藤也能消积除湿。这么一看,鸡矢醴和鸡矢白散会不会用的是鸡屎藤呢

一点脑洞

其实我还好奇的是鸡为什么拉白?上网问兽医,得到回答是鸡拉白屎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肝肾代谢不好,尿盐沉积,痛风,法氏囊等[旺柴]???确实在老农我的印象中,家里的鸡拉白了,一般觉得是得了炎症,小时候就经常帮爷爷一起给鸡儿喂土霉素。

上述乃鸡病理性拉白,但应该还有食源性,生理性的拉白。倪海厦老师就曾讲过要收集白的那部分,最好到去林子里那种鸡场,有碎石头,可能含石灰等成分,鸡吃了就拉白,白的部分不是很臭的,你就像收集犯罪证据一样,拿个小袋子在那收,回家后就用不用的锅给它炒干了。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下次回家先实践一下再与大家细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tx/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