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东林人,快来getradi
点击上方蓝字 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 亩用种量1~1.25公斤,我镇今年最佳播种时间为:旱育秧在3月15~20日播种;常规水田育秧在3月5~15日播种为宜,直播在3月25日~4月5日播种为宜。 秧田的管理 秧苗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秧田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抓好秧田管理,培育壮苗,才能为水稻的高产奠定基础。根据秧苗生长的特性,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阶段的田间管理。 前期(播种到第一叶全展) 秧田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不能滥用尿素、碳铵作底肥,切忌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在播种前一周施入底肥,并使土、肥混合均匀。在管理上以水管为主,做到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水不上厢面。 中期(一叶到三叶期) 此期水管上采用浅水与凉田相结合,做到晴天薄水上厢面,雨天排干,寒潮来时灌“拦腰水”。在肥管上,一叶一心时,用清粪水施断奶肥。若发现死苗,应立即用敌克松~倍液喷施防治。 后期(三叶以后到移栽) 在水管上采用浅水灌厢面,薄水促分蘖,促进低节位分蘖,切忌灌深水。在气温稳定通过20°C时,开始揭膜炼苗,移栽前3~5天施好送嫁肥。 水稻移栽 栽插密度应根据品种类型、地理条件、土壤肥力和种植形式等综合考虑。杂交稻、大穗型品种、肥力中偏上的田块密度偏稀,一般每亩大田栽1.2万窝左右;穗数型品种、肥力中偏下的田块密度偏密,一般每亩大田栽1.5-2.0万窝,每窝插2粒谷秧苗,保证杂交稻基本苗达到每亩3-4万。栽秧规格按1尺(宽行距)×7寸(窄行距)×5寸(窝距),牵绳定距,亩栽1.2万窝以上,确保高产。 水稻直播技术要点 秧苗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秧田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抓好秧田管理,培育壮苗,才能为水稻的高产奠定基础。根据秧苗生长的特性,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阶段的田间管理。 播期 3月25日-4月5日 整田 平整时按2米开厢,按照湿润秧田的标准进行平整。大田整地质量做到“四要”:一要早翻耕。前茬收获后结合施基肥及时翻耕,耕翻不宜过深,一般采用旋耕为好。二要田面平。在“平”字上下功夫,做到全田高低落差不超过一寸,田面不平,易造成播种深度和播种后田间水浆层不均衡,从而影响出苗。三要畦面软硬适中。为了防止畦面过软,泥头过烂,播种过深,宜在翻耕做畦后次日播种。四要沟渠配套。开好横沟、竖沟和围沟,严防田面积水,畦宽2~3米,也可适当加宽,但以不影响播种和田间管理为度。 播种 播种过早易烂芽、死苗,过迟播种,成熟推迟,易遭受高温大风为害和影响下季生产。日平均气温高于15℃,播后有3天左右的晴天播种。合理用种,均匀播种,每亩用种量2.5斤,分厢定量播种,过多容易造成群体过大,过少易造成苗数不足。 播种时一要晒种、浸种。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的种子,用“”、“25%咪鲜胺水乳剂”或“线菌清”浸种48小时。二要催芽。种子催芽要适度,一般以催芽至露白或芽长半粒谷为宜。三要拌种。35%丁硫克百威拌种,防治鸟害和地下害虫。四要匀播。分畦定量播种,播种方式可采用人工撒播,也可采用机械条播或点播,播后塌谷,要求不露谷粒。 施肥 在施肥技术上,要掌握“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即前期要多施肥,促进稻苗早发,多分蘖,长大蘖;中期要少施肥,控制群体生长,防止无效分蘖发生,提高成穗率;后期要补施肥,根据苗情和天气情况补施穗肥和根外追肥。 底肥:整田前每亩施农家肥20担,然后进行平整,每亩施过磷酸钙35公斤,氯化钾5公斤作面肥或台沃水稻专用肥30公斤。 追肥:3叶期亩施尿素2.5-5.0公斤,6叶期亩施尿素5-10公斤,拔节前施氯化钾10公斤。 水管 做到“浅水分蘖、多次轻搁、后期间歇灌溉原则”即播种后厢面不积水,2叶1心后灌浅水上厢面,到计划穗数80%时及时排水搁田,多次轻搁,搁至不陷脚为止,中后期采取间歇灌溉,以利发根、壮杆。 化学调控 在拔节期(抽穗前30天左右)可用PPM多效唑喷苗,可降低株高,提高抗倒能力。 综合防治 特别要注意中、后期的稻瘟病、纹枯病和稻飞虱。因为直播稻中、后期的群体较大,田间郁闭度高,中、后期稻瘟病、纹枯病和稻飞虱发生也相对较为严重,更要有足够的重视。此外,还要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一般要求亩施过磷酸钙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 水稻穗期病虫害 发生形势及防治策略 穗颈瘟 根据县植保站调查今年我县水稻叶瘟发生轻,但因近期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对稻瘟病发生十分有利,预计穗颈瘟将中等发生。 穗颈瘟的预防要抓住破口初期施药;常发区、重病田块、感病品种齐穗期要施第二次药。药剂以选用三环唑、咪鲜胺等高含量单剂为宜,禁止使用复配制剂。 稻曲病 预计稻曲病中等偏重发生。要抓好水稻孕穗末期施药预防,即在水稻破口前7天左右施药预防,如遇适宜发病天气,齐穗期补施一次药。可选用井·枯草芽孢杆菌、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等高效对路农药,在有效预防稻曲病的同时可兼治纹枯病。 稻水象甲 今年全县稻水象甲发生面积扩大到5万亩,6月下旬至7月中旬是防治新一代成虫的施药时期。要结合防治二代二化螟等其它害虫兼治,压低来年发生基数。防治药剂选用康宽、稻腾、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等。 二代二化螟 7月10—20日是防治二代二化螟的关键时期,各地可结合其它穗期病虫“一枪药”完成防治。防治适期内已抽穗80%以上的田块可不防治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 目前为止,稻纵卷叶螟基数比常年大,要注意贪青晚熟田块的防治。稻飞虱的发生取决于7月份从南方稻区的迁入情况,如果大气环流有利于迁入,就有可能发生。 主编:何依芮 副主编:尹乐 编辑:范刘云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pz/9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苗床管理五大要素
- 下一篇文章: 水稻播前种子处理要点,四道工序学会不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