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害杂症大全
水稻植保在线 稻农交流平台 一、出苗不齐 主要是催芽不好或播哑谷干谷,苗床底水不足,温度控制差,覆盖土不严种子外露等。在技术上, 一要:坚持催芽播种促快速出苗; 二要:浇足底水,满足发芽所需水分,避免出现“干芽”现象; 三要:盖好芽谷,杜绝露种现象,确保种子不外露; 四要:适期播种,播后迅速盖膜,以增加苗床热量,提高保温效果; 五要:控制好低温或高温高湿缺氧造成的出苗不整齐或不出苗现象。 二、死苗 苗床地选择不合理和作床质量差;肥料不均匀或未腐熟产生肥害;长期覆盖高温烧苗;立枯病死苗等。在技术上: 一要:选保水保肥力强的旱平田或蔬菜地作苗床,精细整地,提高秧床质量; 二要:在播前一个月施足肥料,多次翻土混匀肥泥,禁止在播种前临时施用未腐熟农家肥,避免烧根烧芽、烂种死苗; 三要:按规程严格加强温度管理,协调好通风与控温关系,防止高温烧苗; 四要:高度重视立枯病防治,在床土消毒和秧苗在1.5―2.5叶立枯病发病期抓好控水,一旦发现立枯病,必须立即进行防治。 三、绵腐病 绵腐病常见于苗床,病菌普遍存在于污水中。水稻播种后,病菌侵染幼芽,7天左右显症,起初在颖壳破口或幼芽基产生乳白色胶状物,随后向四周放射长出白色絮状菌丝体或幼芽枯死。秧田初期为点片发生发生,若遇低温绵雨或厢面秧板长期淹水,病害会迅速扩散,造成全田性死苗。 预防措施: 1、水分管理 湿润育秧播种后至现芽前,秧田厢面保持湿润,不能过早上水至厢面,遇低温下雨天短时灌水护芽。一叶展开后可适当灌浅水,2叶期~3叶期以保温防寒为主,要浅水勤灌。寒潮来临要灌“拦腰水”护苗,冷空气过后转为正常管理。 2、药物防治 播种前用敌克松进行苗床消毒。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后,应及时施药防治。亩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倍液~倍液或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倍液或硫酸铜倍液均匀喷施。绵腐病发生严重时,秧田应换清水两三次后再施药。此外,亩撒施草木灰15公斤~25公斤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四、恶苗病 症状:最明显特征是病株细长,颜色淡黄。 措施:恶苗病由种子传播,带菌种子是恶苗病侵染来源,严格实行种子消毒,是防治此病害的有效措施。 五、烧苗 这里烧苗指的是施肥过多引起的一种现象。施肥过多往往整床或一块块出苗不齐,不出苗或出苗后立针期开始不长,一般根系小、黑、不扎根。这样的苗只要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白天多浇水,大揭膜,再浇水再揭膜,反复进行,使苗床的肥洗掉一部分,促进扎根,稻苗发新根后正常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jj/9718.html
- 上一篇文章: 铁北管理区首批ldquo芽种rdq
- 下一篇文章: 青bull服务浓江农场有限公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