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很多稻农朋友开始向我平台反馈一个同样的问题:水稻秧苗红尖、红叶!怎么办!

情况一

细菌性褐斑病

发病症状

1.上部叶片(一般2叶、3叶)叶尖处由黄----褐----红褐,严重的远处看苗床通红一片。

2.产生褐斑处叶片不会打绺,正常展开,心叶正常抽出,根系没有影响。

3.产生细菌性褐斑病后,如果昼夜温差较大,晚上冷白天热,通风后叶尖就会打绺、干尖。

发病原因

1.播籽过密,叶片互相拥挤,通风时叶片摩擦产生伤口,细菌侵入。

2.由于通风不到位,棚内温度过高,总浇水或者氮肥过量,导致秧苗徒长,叶片较嫩,通风时叶片摩擦产生伤口,细菌侵入。

3.棚内潮气(湿气)大,叶片软嫩,通风时叶片摩擦产生伤口,细菌侵入。

4.空气传播细菌性褐斑病病菌,传染得病。

治疗方法

1.若发病面积小、发病较轻,可以不喷药。

2.若发病面积大、较重,可以选择治疗细菌性病害的药剂,比如链霉素、氯溴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咪唑喹啉铜等等。

3.喷药后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扩散,但是产生红褐色斑处仍旧不能恢复绿色。

4.不管病情是轻是重,一定避免苗床湿度过大,否则会出现烂叶、烂秧等情况。

情况二

磷富营养化(磷中毒)

发病症状

1.下部叶片(一般1叶)叶尖处产生红褐色斑,并陆续扩散整个1叶叶片(上图是初期症状,陆续红褐色会越来越深)。

2.严重的会扩散到第2叶,细心会发现有些磷中毒秧苗茎基部也会红褐。

3.磷中毒的秧苗叶片都正常抽出,根系没有影响。

发病原因

1.磷肥过量,比如加入了磷酸二铵,或含磷元素较多的产品。

2.施入了农家肥,易出现磷富营养化症状。

治疗方法

1.症状较轻,可以不喷药。

2.若较重,可适当使用植物疫苗等进行缓解。

3.喷药后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但是产生红褐色斑处不能恢复绿色。

4.加强管理,避免苗床湿度过大,否则会出现烂叶、烂秧情况。

来源:水稻助手,技术仅供参考

联系我们 

我平台会邀请水稻专业老师不定期为稻农朋友们免费授课,如果你是水稻种植户想要学到更多的水稻种植技术及与水稻农户之间种植经验交流,请加我们平台服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xw/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