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及时防治水稻穗颈瘟稻曲病和二代二化
二代二化螟、穗颈瘟、稻曲病发生趋势预报 一、预报内容 1、二代二化螟 发生期:预计我市一代二化螟盛蛾期为7月15日-7月30日,二代二化螟卵孵化盛期为7月21日-8月6日,高峰期为7月25日-7月30日,与去年同期相当。 发生量:预计我市二代二化螟发生程度为4级(中等偏重),局部5级(大发生)。 2、稻瘟病(穗颈瘟):预计全市发生程度为3级(中等发生),局部为4级(中等偏重发生),高感稻瘟病(穗颈瘟)的优质两系品种暴发流行风险较大,侵染流行盛期为水稻破口期-灌浆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 3、稻曲病:预计全市发生程度为3级(中等发生),易感稻曲病的迟熟中稻发生程度为4级(中等偏重发生),侵染流行盛期为破口期-灌浆期(7月下旬-8月下旬)。 二、主要依据 (一)、二代二化螟预报依据 1、一代二化螟基数较大。7月5日在洋梓镇大桥村系统测报点调查,一代二化螟亩虫量0-头,平均头/亩,比去年少20头,死亡率为36.7%。6月30日至7月10日在冷水、洋梓、长寿、长滩、胡集等地普查,局部不防治田块虫量高达头/亩,平均虫量为头/亩。 2、发育进度:7月11日共剥查活虫数头,一代二化螟化蛹率为36.2%,5至6龄幼虫、预蛹、1至6级蛹、蛹壳分别占14.8%、24.5%、24.5%、14.7%、4.9%、4.9%、4.9%、4.9%、1.9%、0%,与去年同期相当。 (二)、穗颈瘟、稻曲病预报依据 1、菌源广泛存在:我市梅雨期降雨偏多,中稻叶瘟发生较普遍,7月5日在洋梓镇大桥村系统测报点观测圃调查,感病品种最高病叶率为66.7%。全市普查稻瘟病平均病叶率为5%,部分感病品种田间出现“坐蔸”。 去年我市稻曲病发病普遍,田间菌源充足。 2、易感稻瘟病、稻曲病中稻品种种植面积大:全市种植的易感稻瘟病(穗颈瘟)、稻曲病的两系优质稻品种种植面积大,一旦气候条件适宜,极有利其流行。 (三)、水稻生育期:7月下旬-8月中旬全市中稻大多处于孕穗末期-破口抽穗期,与二代二化螟卵孵化盛期及穗颈瘟、稻曲病侵染期相吻合,有利二代二化螟取食为害,有利水稻穗颈瘟和稻曲病侵染流行。 (四)、气候条件:预计今年7月下旬-8月中旬出现3天连续阴雨天气概率较大,有利穗颈瘟和稻曲病侵染流行,对二代二化螟发生无明显不利影响。 三、防治意见 7月下旬-8月中旬,既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多发高发时期,更是病虫防控工作关键时期,各地要加强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监测及防控工作,及时组织好以“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二代二化螟、五(3)代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重点的水稻“三病三虫”防治战役。 (一)、防治最佳时期 1、防治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预防是关键。要求在水稻破口前5-7天(倒一剑叶与倒二剑叶叶枕距为0-3厘米),结合二代二化螟、五(3)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防治,实施综合防治。 2、防治二代二化螟:7月21-25日(第1次防治),8月1-5日(第2次防治),使用稻腾、康宽、福戈、亮戈等药剂防治二代二化螟在7月21-25日防治一次就可以保证防治效果,同时可兼治稻纵卷叶螟、大螟。 (二)、防治对口药剂 1、防治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 对口药剂选用①拿敌稳(75%肟菌酯·戊唑醇)15克/亩;②尊保(23%醚菌·氟环唑)40毫升/亩;③禾技(75%戊唑·嘧菌酯)15克/亩;④艾艳(30%三环·氟环唑)80毫升/亩⑤乐米佳(33%己唑醇·稻瘟灵)80毫升/亩;⑥金俏(10%嘧菌酯)80克/亩;⑦爱可(20%烯肟菌胺·戊唑醇)30毫升/亩⑧道立峰(克/升丙环·咪鲜胺);⑨金实(30%井岗·戊唑醇)30克/亩加70%三环唑(稻艳)30克/亩。 稻瘟病常发区或易感稻瘟病品种防治穗颈瘟,选用拿敌稳、尊保、禾技、乐米佳、艾艳、道立峰,并按最大剂量使用)。灌浆初期出现稻瘟病(穗颈瘟)病穗的田块及时用40%稻瘟灵(丰派、富士一号)或2%春雷霉素或25%使百克(咪鲜胺)进行补治。 2、防治二代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同时兼治大螟)。 对口药剂选用①稻腾(10%阿维·氟酰胺)30毫升/亩;②杜邦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亩或杜邦奥得腾(35%氯虫苯甲酰胺)5克/亩;③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10克/亩(可同时防治稻飞虱);④宝剑(6%阿维·氯苯酰)40-50毫升/亩;⑤亮戈(12%甲维·氟酰胺)20克/亩,⑥哲腾(33%甲维·毒死蜱)60克/亩;⑦30%敌百·辛硫磷(阿克螟、精品明斩)克/亩;⑧胜尔(48%毒死蜱)克/亩加90%杀虫单60-90克/亩 3、防治稻飞虱:对口药剂选用①极锐(80%吡蚜酮·烯啶)8克/亩;②燕化扫飞(80%烯啶虫胺·吡蚜酮)10克/亩;③金飞扬(25%烯啶·吡蚜酮)20克/亩;④阿克泰(25%噻虫嗪)4克/亩;⑤千里收(25%噻虫啉·吡蚜酮)20克/亩;⑥紫电(50%吡蚜酮)10克/亩。 以上各类对口药剂可根据田间病虫实际发生情况灵活选择一种混配使用。每亩对水30千克均匀喷细雾。要求在稻田露水干后施药,晴天高温(35℃以上)时段(上午11时-下午3时)尽量避免施药,确保防效。 严禁使用菊酯类和国家禁止或暂停使用的农药(、甲胺磷、锐劲特、氟虫腈)及其复配制剂防治水稻螟虫,保护稻田天敌、确保养蜂及水产养殖安全。 黄家祥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xw/1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水稻穗颈瘟防治适期及方法
- 下一篇文章: 谷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