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颈瘟防治适期及方法
水稻生育不同阶段,抗侵染能力有很大差别,水稻在抽穗始期,穗颈的细胞幼嫩,易被病菌侵入。所以,防治穗颈瘟大都是在这个时期,喷药晚了效果不好。由于水稻分蘖生长时间不同,打苞和出穗不整齐,需要多次喷药才能做到彻底防治。防治时间一般都在第一次喷药后间隔5-7天后再连续间隔同样的时间喷1-2次。 病菌侵入穗颈后要有一段时间长能表现出症状,称为“潜育期”,一般温度在17-18℃时,经过8天显现症状,24-25℃时需5.5天,26-28℃时需4.5天。当气温在病菌最适温度24-28℃、空气湿度充分时,已经侵入稻穗的病菌只需4-5日在穗颈上即可出现病斑,逐渐使整个穗部变成褐色,切断养分的输送,形成空瘪穗,如发现病斑再进行药剂防治有的地块病害仍会严重发生,是因为防治不及时,病菌已经侵入。所以,对于抽穗期整齐的水稻,初次打药是关键,错过有利时期多次打药也防不住。 穗颈瘟防治适期及药剂:水稻孕穗末期-抽穗期(水稻抽穗5%-20%为最佳时期)2%加收米80毫升/亩+20%好米多毫升/亩,或25%施保克(咪鲜胺)毫升/亩,或25%施保克(咪鲜胺)60毫升/亩+2%加收米80毫升/亩,兑水5升弥雾机茎叶喷雾,或航化喷药防治。 在水稻抽穗前2-7天75%稻艳(三环唑)25克/亩,兑水5升弥雾机茎叶喷雾,或航化喷药防治。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xw/1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学佛的人你知道佛性是什么吗
- 下一篇文章: 注意及时防治水稻穗颈瘟稻曲病和二代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