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散发第二春,稻谷也开始涨了中储粮
11月份初,受米面采购需求走高,再加上饲料上涨,小麦、玉米价格迎来了疯涨,且逼近1.5元左右。但因价格已涨至历史高位,工厂成本加大,再加上官方调控,进而使得玉米、小麦行情走跌。 然而,这还没过几天,小麦就散发“第二春”,再次集体走高。就连已低迷大半年的稻谷,近期也有上涨的迹象,这是咋回事? 01、小麦走高在11月初时,小麦行情普涨至1.43-1.46元/斤,达到了近10年来最高价,其中陕西金沙河更是涨破1.49元高价。 不过中旬开始,贸易商生怕小麦崩盘,纷纷将手里的小麦出售,从而使得麦价由此走跌,面企从而借机压价,使得近期行情走跌。 按理说市场并不缺小麦,而官方的调控也一直进行中,不过近期麦价仍然开始走高,其涨幅在0.4-2.5分,如金沙河南和、沙河、遂平五得利反弹1分,价格为1.43元/斤;新乡、大名、邯郸、柏乡五得利反弹1.5分,价格为1.43-1.44元/斤;丹顶鹤面粉、发达枣庄反弹1.5-2分,价格为1.4元/斤;思丰面业反弹2.5分,价格为1.43元/斤;咸阳五得利反弹1分,价格为1.48元/斤。 至于为何麦价走高,还因市场余粮不多,大型贸易商不愿出售,而每年的冬季均为面粉销售旺季,企业加工率比较高,因而对小麦需求加大。近期,面粉价格接连上涨,如近日中粮面业大涨元/吨,面企利润走高,有底气上调麦价,使得近期小麦再次迎来“第二春”。 至于能否涨至11月初的高价,还要看官方何时进行政策性拍卖,在拍卖来临前,麦价走不会走跌。目前全国均价为1.元/斤,预计接下来可回归1.45元高价。 02、稻谷也要涨了?从年后开始,稻谷价格就开始走跌,新稻上市后价格依旧偏低。即便是11月初的“备粮潮”,很多商超大米被搬空,可稻谷价格依旧没能上涨多少,不像麦价突破新高。 不过近期稻谷行情有所走高,价格普涨了50-80元/吨。如肥东县稻谷为1.3元一斤,黄冈黄花粘为1.3元一斤,灌云县稻谷为1.33元/斤,永新县丰两优为1.27元/斤。相比11月初的1.24-1.28元来看,近期行情明显走高。 当然,稻谷行情走高,还因近期的大米消费需求大涨,经销商也开始了采购,使得米企去产能效果显著,也开始加快收购稻米,进而使得其行情走高。 今年的稻谷价格持续低迷,目前已有6省开启托市价,可见稻谷前期已跌破最低托市价。那么,接下来稻谷还能继续走高吗? 目前来看,企业陈稻谷还没完全消化,再加上前期不少家庭一买几袋大米,消费已进入饱和状态,因此稻米行情也开始恢复平静,且部分地区已调低价格。预计接下来,稻米还会继续恢复往常价格。 其实除了我国外,近期亚洲新稻行情均不是太好,泰国、越南、印度等国跌了5-10美元/吨。因此,短期内稻谷仍没有上涨的支撑。 03、玉米行情如何?从10月中旬开始,玉米行情就迎来大涨,特别是华北一带,陆续涨至1.4元以上,山东产区更是普涨超1.45元,部分企业涨至1.5元。 然而,从11月中旬开始,玉米就开始加速下滑。从今天行情来看,内蒙阜丰跌了2分,价格为1.元/斤;昌乐盛泰跌了2分,价格为1.元/斤;寿光金玉米、晨鸣下跌1.3元,主流为1.元/斤;熙来淀粉跌了1分,价格为1.46元/斤。 至于为何行情走跌,其实和东北玉米集中上市有关。而农民也开始抛售那些品质差、水分多的玉米,使得市场到货偏多,工厂压价更为容易。 对贸易商来说,尽管前期行情走高,可大家不敢轻易收购,毕竟今年的陈玉米价格已跌破成本价,不少人亏损。而对饲企而言,玉米走高,大家也减少了采购。 正因种种不利因素,玉米行情加快走跌,而前期企业已收购足够多的玉米,足以支撑1个月的需求,因此近期采购谨慎。 不过如今也迎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中储粮开始采购新玉米,只是中储粮的要求偏高,市场采购并不顺利。如福建计划采购吨玉米,起拍价为元/吨,价格虽然较高,但要求玉米为二等以上,15%水分,贸易商捂粮情绪高,结果全部流拍。 当然,很快又要迎来新一轮寒潮,预计近期华北、东北玉米将止跌,但想要迎来上涨潮还不太现实,至少要等到12月下旬,因此大家也要谨慎出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xw/10853.html
- 上一篇文章: 田间稻谷黄,秋收正当时LRTV辽宁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