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央广网邵阳10月26日消息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各地晚稻陆续成熟,大地渐染金黄,处处一派丰收的景象,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晚稻收割,确保粮食颗粒归仓。金黄田野里奏响“丰收曲”(央广网发孙咏梅供图)10月24日,走进坪上镇同心村的连片稻田,放眼望去,饱满的谷穗压弯了稻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金黄的稻田里,机声隆隆,收割机来回穿梭,迅速地将稻谷收入“囊中”,收割、脱粒、碎秆还田,不一会,一大片水稻就全部收割完毕。脱粒后的稻谷从收割机传送管中倾泻而落,村民们有序装袋、绑袋、运回仓库烘干。“我们合作社一共种了多亩双季稻,今年晚稻长势不错,合作社通过集中育秧、机插机抛、生物防控等技术确保粮食高产,相比去年每亩增产斤左右。”这几天,种粮大户、富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艾利铭忙得不可开交。他介绍,如今正是秋冬种的关键期,必须要抢抓有利时机。因为晚稻收割后,紧接着就要实施冬种计划,组织栽种油菜,时间可耽误不得。为抓好粮食安全,今年以来,新邵县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实行粮食生产县级领导联乡镇、驻村工作队和科级干部包村的工作机制,实现个村粮食生产帮扶全覆盖。县财政增加粮食生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集中育秧、机械化操作、社会化服务、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与此同时,新邵县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目标,按照水稻种植生产季节、时间节点等要求,在田块相对集中、新型主体发展较快的地区,大力支持种粮大户等新型主体提供实地技术指导,普及农机检修、集中育秧、绿色生产等技术,解决农民生产时遇到的困难。农户忙着晚稻收割(央广网发孙咏梅供图)新邵县还加大了双季稻示范片区的建设,引进优质高产早稻新品种,实行集中育秧、机械化耕作等手段来提高粮食的增产潜力。目前,全县共有5个万亩双季稻示范片。据了解,今年新邵县晚稻种植面积为18.3万亩,预计平均每亩单产超斤。目前,新邵县各合作社和农户正开足马力,全面推进晚稻收割工作。(记者张志诚实习生张雨怡通讯员孙咏梅张中兴)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

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xw/1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