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丁与卯”如期相约。月22日,巨星殒落,山河垂泪,中华大地举国同哀。这一天,相差5分钟,中国离世了两位“父亲”。一个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被叫做农业界的“神农”,留下天下粮仓。一个是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被称为医学界的“神医”,只为救死扶伤。“来时缺医少粮,走时医食无忧。”网友的评论,赢得众人热烈呼应。另一个高赞诗篇,将二人功绩刻画到位:一人一稻饱天下,一人一刀济沧生。痛失无双真国士,肝胆相照照昆仑。难怪有一些自媒体作者惊呼:在古代,这些人是要“封神”的!虽然2位国士都是高寿,但是他们离去,还是让国人黯然神伤!袁隆平02谈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我不禁想起2个典故。一个是梦,都与粮食相关——卢生的黄粱美梦,与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黄粱美梦有一个传说。青年卢生,旅途经过邯郸,住在一家客店里。道人吕洞宾也住这里,二人熟悉起来,谈天说地。卢生感慨命运不济,吕翁拿一枕头,承诺梦里都有,请他一试。卢生沾枕即眠,梦里娶娇妻、得富贵、建功名……梦醒时分,店主人做饭下进锅里的米,还未煮熟。因此,黄粱美梦,常常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这个梦境是否确有其事,无从考证。但袁隆平的梦却是实实在在的。他说:禾下乘凉梦,我是真做过,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其实,袁隆平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他还有一个造福人类的梦想,那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就算在病危之际,袁隆平每天都挂念水稻问天气。正是他付出了毕生努力,才让禾下乘凉梦不再是黄粱美梦。亲身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饥荒,袁隆平对大国的粮食安全有着异常深刻的认知,一辈子都在为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03另一个典故,是我听过的最形象的比喻,也与稻谷相关。“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好种子培育出好稻谷。稻米越饱满,稻穗越低着头,也就越成熟。反而是虚空的秕谷,才会不可一世地傲视四方。这个典故启示我们:为人做事,要心怀好意,向成熟稻谷学习,谦虚低调、有内涵、低姿态。袁隆平,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就是那成熟稻谷的典型代表。如同年《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所言:“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无论是袁隆平,还是吴孟超,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据《参考消息》报道,一颗编号为的小行星,名为“袁隆平星”;另一颗编号为的小行星,名为“吴孟超星”。国士无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耀眼明星!#袁隆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xw/1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