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医案九旬老人食不下,脾胃分治效果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s://m-mip.39.net/nk/mipso_5777826.html 天热,门诊人很多,一位曾经做过西医的熟人推门而入和我打了一声招呼,说她妈妈病了,下午让女儿接过来帮忙看看。 下午,这位91岁的老人在外孙女的搀扶下走入诊室。我一看陪同的家属怀里还抱着一个蓝色的大枕头。哦,不不,看清楚了,那不是普通的枕头,一端有根长长的管子连接着老人的鼻子,原来是个枕头大的氧气袋。 老人的外孙女是位漂亮而干练的女士,说老人经常气短、气促,浑身乏力,近日天气炎热后加重了,心、脑、血压等多次检查没有大问题,主要是吃不下饭一段时间了,严重时几乎水米不进。 曾经找某位中医专家开了一些健脾助消化的中药,但是老人药刚进口就说不吃了,吃了不舒服,用她的话来说是“药太淡了”由于气短乏力,动则加重,所以每天都在吸氧。 老人面色恍白,气息短促,说话语声低微,所幸思路不乱,问答切题,轻声说不想吃东西。 观其舌质嫩红有细小裂纹,苔少而舌面干,切脉细。 舌脉均显示是“胃阴虚,脾气弱”,气阴两虚都存在,而以胃阴亏损为主。 于是,我问老人平日胃口稍微好些时想吃啥,家人回答只有罗宋汤稍微能喝点。 罗宋汤,是一道发源于乌克兰的一种浓菜汤。罗宋汤大多以甜菜为主料,常加入马铃薯、红萝卜、菠菜和牛肉块、奶油等熬煮,因此呈紫红色。 俄式罗宋汤辣中带酸,酸甚于甜,我们上海人一般并不习惯。后来受原料采办以及本地口味的影响,渐渐地形成了独具海派特色的酸中带甜、甜中飘香、肥而不腻、鲜滑爽口的上海罗宋汤。 那么罗宋汤为啥能开老人的胃口? 先说个故事…… 三国时的某天,曹操带兵在行军途中,因为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非常口渴,以至于影响了行军速度。兵贵神速啊!部队懈怠下来那是要吃败仗的。于是曹灵机一动,对着士兵谎称:“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士兵听了后,嘴里的口水都流了出来,曹操利用这个办法促使部队尽快赶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对,这个故事的成语叫:望梅止渴。 上海罗宋汤以西红柿为主要材料,它和树上的梅子一样,酸甜可口,可以使人口中生津,胃气复苏,所以老人即便是在胃口很差的情况下,偶尔还是能吃几口罗宋汤。 这个线索马上契合了我的思路,就是老人吃不下饭是因为脾胃气阴两虚,而以“胃阴亏损”为主,故而受纳无权导致。 病机出来了,治法也呼之而出,用“清养胃阴,和胃助运”法。 处方:北沙参10g,麦冬10g,茯神10g,山药15g,炒白芍10g,乌梅3g,木瓜6g,甘草5g,生山楂10g,稻芽10g,太子参10g,鸡内金8g 方以沙参、麦冬、茯神、山药、白芍、甘草清养胃阴,使胃阴复,受纳有权;乌梅、木瓜、生山楂酸甘生津,使胃液增,消化复常;稻芽、鸡内金是中医的胃动力药,药性平和不伤正气;因为气短明显,所以加入太子参补气而不燥,以为援药。 诸药合用“酸甘生津,健脾开胃”,真可谓是一剂中药的罗宋汤! 老人当晚服药,次日晨胃口立刻恢复。外孙女今天给我回复: “外婆的胃口好多了,昨天(喝药次日)早上喝了一碗粥,中午吃了一碗面,晚上吃了一点粥,还喝了一点罗宋汤!” “今天精神好多了,气不喘了。看似简单几味药,效果这么好,真是神奇!” “谢谢你!老人家身体好,家里人也开心。” 看来是药中病机了,我也替这位孝顺的外孙女开心。 别忙着高兴,问题来了。 友人知此事而问曰:“果如君言,病机是脾胃虚弱,前医也开了健脾益气及开胃的中药,为何效果不佳,入口即吐,不愿意喝呢?” 朋友问的好,值得深思。 这里涉及到了中医学的一个学术观点,即“脾”与“胃”的生理与病理及治疗上的同与不同。 我们知道,脾胃同属中焦,主受纳、运化水谷精微,所以被称为“后天之本”,但胃侧重在受纳,脾侧重在运化。五脏六腑中,脾为脏,胃为腑。 《内经》有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清·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为和,盖太阴湿土(指脾)得阳始运,阳明阳土(指胃),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指出了脾和胃不同生理和不同治法。 《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华岫云(叶天士弟子)更总结道:“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也。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一脏一腑,皆宜于温燥升运者,自当恪遵东垣之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观其立论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凡遇禀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症,或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热,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也。岂可以芪术升柴(指补中益气汤)治之乎!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义,即宗内经所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此段文字详细精当,说明了脾与胃不同的治法,《临证指南医案》是一本非常好的临床经典,先贤有云:“若要金针暗度,全凭叶案搜寻”希望热爱中医的朋友们重视起来。 前医以“健脾益气”法治疗“胃阴亏损”的病机,虽不至于南辕北辙,也是隔靴搔痒。芪术之品入口,胃阴更涸,故直观感受就是嘴巴里不舒服不愿意喝。 吃不下去更非饮食停滞所致,所以用“焦三仙”一类的消食药也是“竭泽而渔”并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 中医的辨证难、取效难,主要还是基础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认识上不够细化,我本人也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这点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本文中用药针灸均给医生学术交流之用 医院诊疗 切勿自行配方治疗 作者:顾志君来源:"福泉山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tx/4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青蒿的功效与作用,青蒿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 下一篇文章: 麦芽怎样通乳回乳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