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指导
催芽 采用智能浸种催芽车间集中催芽。种子浸好后先加入35~38℃的温水(或经过加热的浸种液)没过种子5~6厘米,至种子表面温度达到30~32℃时。当温度超过32℃时,立即用25~26℃的温水进行降温,保证种子在25~28℃条件下进行催芽,时间20~24小时左右,催芽时保证种子内外、上下温度均匀一致。 当种子芽长达到1.5~1.6毫米时,再注入18~20℃温水一次,降低种子表面温度,减缓芽种生长速度,并使其接近外界温度;当种子芽长达到1.8毫米时即可出箱,种子内部的余温即可使种子芽长达到2毫米左右。 催芽标准:“快、齐、匀、壮”,芽长不超过2毫米,呈双山型。“快”指24小时内催好芽;“齐”指发芽率达到90%以上;“匀”指根芽整齐一致;“壮”指幼芽粗壮。 低温晾芽 催好芽的种子要在大棚内或室内常温条件下晾芽,可以抑制芽长,提高芽种抗寒性,散去芽种表面多余水分,保证播种均匀一致。晾芽时间1天以内,第2天必须播完,严防晾芽时间过长,降低发芽势,影响芽种质量。 催芽注意事项 1、要严格控制催芽温度和时间,催芽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导致稻芽偏长,造成播种困难,同时容易折断稻芽,影响播后出苗质量。 2、催芽时,每3~4小时要翻动一次,增加透氧量,避免在缺氧的条件下催芽,使种子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种子,造成哑谷、不出芽或出芽少。 3、完成催芽的种子不能在阳光直射条件下进行晾芽,晾芽温度不能过高。晾芽时间过短会造成芽种湿度偏大,播种时下种困难;晾芽时间过长会导致干芽,下种速度过快,且影响出苗。 床土配制 (1)床土准备 床土采用无农药残留的旱田表土和草炭土按3:2的比例准备,每m2苗床用床土kg左右,严禁使用生土或黄泥土(粘土)。床土最好在头年秋收后取土,按照每m2苗床3m3床土准备。 (2)床土晾晒 取回来的床土要摊开晾晒,达到能进行正常粉碎的要求。 (3)床土粉碎 晒干后的床土用粉土机粉碎成颗粒直径为3~5mm,盖种土颗粒直径为2~3mm,床土粉碎后需过筛,根据床土颗粒直径选择不同目数的筛子(筛子目数=15÷筛孔直径(mm)),一般选择2.5目以上的筛子。 (4)苗床土配制 将过筛的旱田表土和草炭土按3:2的比例混拌均匀。在摆盘前1天,按照壮秧剂使用说明将床土与壮秧剂充分混拌均匀(先将每m2壮秧剂用量与床土用量1/4左右混拌均匀做成小样,再用小样与剩余床土充分混拌均匀)。然后测定床土pH值(采用纯净水浸提法:按土水比例为1:2充分搅拌混匀后,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若pH值未达到4.5~5.5之间,可再用77.2%固体硫酸调至规定标准。 摆盘 在摆盘前每m2置床用2.5%敌杀死2ml,兑水6kg喷洒,预防地下害虫。 在播种前2~3天进行摆盘,顺摆秧盘必须夹在中间,摆盘时将四周折好的子盘用模具整齐摆好,要求秧盘摆放横平竖直,子盘折起的四周与子盘底部垂直,盘与盘间衔接紧密,边盘用细土挤紧;边摆盘边装土边用木拍子压实。 目前农户使用较多的秧盘为普通平盘与钵形毯式盘两种。普通平盘内装土厚度2cm,钵形毯式盘内装土厚度2.5cm,盘土厚薄一致,误差不超过1毫米。 钵形毯式盘摆盘前,在做好置床上浇足底水,趁湿摆盘,将多张钵盘摞在一起,用木板将钵盘钵体的2/3压入泥土中,再将多余钵盘取出,依次摆盘压平,钵盘内装入已混拌好的床土,床土深度为钵体高度3/4;种土混播时,亦可先播种,再将播种的钵盘整齐压摆在置床泥土中,将钵体2/3压入泥土中;也可以在置床上先铺一层2厘米厚度经过调酸、消毒、施肥处理后的细土,再将钵体压入土中后装土播种。 播种 (1)浇底水 应用平盘或钵体毯式盘在播种前1天,用细喷头向苗床浇水,要一次浇透底水,以掀开秧盘,置床表层向下8~10厘米土层内土壤水分饱和为宜。 (2)播种时期 当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时,棚内日平均气温超过12℃可以播种。并根据品种生育期和插秧时间来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开始浸种催芽的时间。以插秧期前30~35天进行播种为宜。一般播种期为4月10日到4月20日左右。 (3)播种量 一般每盘播芽种~g,播种后使用8#铁线做成10cm×10cm的正方形框架,平按在播种后的秧盘上,查看框架内的种子数量来确定播种量。 (4)播种方法 水稻播种方法主要分为:自动播种机播种与手推播种机播种,建议使用自动播种器播种。播种时要求播种器匀速作业,中间不能停车,播量准确,播种均匀,无空穴、漏播、重播、压摞等现象。 播种后,当床面没有积水时用塑料薄膜加以覆盖,使用压种机将种子压入土中(使种子三面着土),然后揭去塑料薄膜,用过筛无草籽的疏松沃土盖严种子,覆土厚度为0.5~0.7cm,厚薄一致。覆土完成后,将苗床覆盖透气性好的农膜进行控温育秧。 苗床温度管理 育秧大棚内应摆放2支温度计测量床温变化,温度计应摆放在距两侧棚头15~20m,距中间步道30cm处,用8#铁线做成支架,播种后放于床面上,秧苗出土后温度计始终保持在秧苗附近。 (1)种子根发育期:从播种后到第一完全叶露尖,时间为7~9天。白天最适温度应控制在25~28℃,最高温度不超过32℃;最低温度不低于10℃。若超过32℃,应适当通风,防止高温烧芽。如遇低温冷害,可在苗床上增加棉被或增温设施。当秧田出苗达80%左右时及时撤出地膜,遇高温时可酌情提早撤地膜,以免灼伤叶片。 (2)第一叶完全伸长期:从第1完全叶露尖到叶枕抽出(叶片完全展开至1叶1心),时间为5~7天。棚内温度最高不超过28℃,适宜温度22~25℃,夜间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超过28℃时肩部通风,如果风大应背风侧通风。 (3)离乳期:从2叶露尖到3叶展开,约经12~15天。最高温度不超过25℃,适宜温度2叶期为22~25℃,3叶期为20~22℃,最低温度均不低于10℃。调节床温的方法是通风炼苗,按适温要求通风口由小到大,最好是采用肩部通风。 (4)移栽前准备期:秧苗3叶期以后,晴朗天气可以昼揭夜盖,预报近期无寒潮侵袭时,可以彻底除去棚膜。通风炼苗,适应外界温度,但应预防突发霜冻。 苗床水分管理 大棚喷灌工具有:倒挂式微喷、水管(头部加喷头)、喷壶(可加长喷壶杆)。建议采用倒挂式无滴漏微喷头进行灌溉,喷洒半径4m;采用32mmPE管供水,微喷头单排间隔3m,无喷洒盲点和死角,实现秧苗高效率、均匀灌溉。 (1)种子根发育期:在浇透底水的条件下,此时期一般不必浇水。若发现苗床局部出现苗顶盖现象要及时敲落;床表干燥发白时要及时补水;苗床湿度过大,要清沟排水或揭膜晾床。 (2)第一叶完全伸长期:床土过干处适量喷浇补水,一般保持旱田状态;补水时水温最好在15℃以上。 (3)离乳期至移栽前准备期:一般在水稻根系生长正常的情况下,要“三看”浇水,一看床面是否发白和根系生长情况;二看早晚叶尖是否吐水及水珠大小;三看午间高温时心叶是否卷曲。若床土发白、根系发育良好、早晚心叶叶尖不吐水或水珠变小,午间心叶卷曲,则在早晨八时左右浇水,一次浇足,浇水时水温要在20℃以上(最适水温22~25℃)浇苗,严禁用水温低于18℃的水浇苗。补水采用喷浇的方法实施,不可以沟灌润床,更不可大水漫床,要一次浇透,不要少浇勤浇,防止床表板结。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tx/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水稻芽期误用二氯喹啉酸危害大
- 下一篇文章: 水稻种子正确的催芽技术流程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