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

就是一场全民盛宴,

对于奉行“民以食为天”的民族,

不论是除夕团圆还是正月里的走亲访友,

吃是贯穿主线的中心,

就连央视也选择在春节期间推出了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在饮食文化的熏陶下,

难怪古人有云:

“每逢佳节胖三斤(倍思亲)”?

基于农耕文明的文化,

从植物中摄取我们生命所需的

能量和药物自然成为中华民族的种族天赋。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和主食有关的中药

稻芽与麦芽

在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社稷”成为国家政治的代名词,社即是土地,稷即是谷物。每年到了年终岁末,家家户户都会通过对联表达新年的祈福,其中“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则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句。

五谷,即是指以“稻、麦、黍、稷、菽”五种粮食为代表的所有农作物的统称,其中稻与麦成为如今主食的主要来源。水稻,主要产于南方,麦比较耐旱,所以成为北方的主要农作物,由此也形成了北方以馒头面食为主食,南方以米饭为主食的南北文化差别。江南一带,气温雨量都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从而成为了水稻的高产区,被冠予“鱼米之乡”美称,历来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稻芽和麦芽,是指发了芽的稻与麦的果实,通过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将成熟的稻芽和麦芽催生出嫩芽,待其芽长至5-10mm,干燥后即可。稻芽和麦芽入药最早分别记载于《名医别录》和《药性论》中,在中药学中归属于消食药。二者均含有淀粉酶,因此对于淀粉类食物导致的食积不消具有助消化作用,在临床中常并列一起使用,相比较而言,麦芽中所含淀粉酶含量比稻芽要高些。

麦芽,性甘平,稻芽,性甘温,均具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作用,主要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满、脾虚食少等症,尤善于米面薯芋类食物导致的饮食积滞。除了助消化以外,麦芽还具有行气、回乳消胀的功效,临床上常用麦芽进行妇女断乳回乳,还可治疗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由于麦芽具有回乳的功效,故哺乳期的妇女不宜使用。稻芽麦芽在入药时,还分为生用、炒制、炒焦三种,用于消食时多为炒制品。

除了稻芽麦芽外,浮小麦和糯稻根也为单独的中药,浮小麦是指干瘪的麦粒,糯稻根是糯稻的根及根茎。此两者均具有固表止汗、除虚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等虚汗之症。

预告

下周五,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了,

作为元宵节的传统风俗,

怎么可以少了猜灯谜呢?

下周,王药师请你猜草药第二季

元宵猜谜将登场,

小伙伴们都准备好了吗?

赞赏

长按







































北京到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怎么样可以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tx/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