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实拍京西稻插秧现场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今天6时18分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芒种,民间也称“”正是农事耕作的好时节有芒的稻子可种有芒的麦子快收一“收”一“种”之间辛勤的汗水滴落收获的笑意绽放在上庄镇京西稻核心生产区为抢抓农时稻田里呈现出一派热闹繁忙的农业生产景象历经备耕、育苗、施肥整地、筑埂等多个环节后秧苗终于开始进场伴随着一阵阵“轰隆隆”声插秧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功夫水田便披上“绿装”一行行秧苗整齐挺立原本水汪汪的稻田铺上了一层淡淡的新绿随风摇曳好一番勃勃生机景象灌水后的稻田还引来了众多水鸟嬉戏蜻蜓如精灵般在田埂边起起落落形成一幅初夏田园风景画近年来,上庄联拓农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在上庄镇京西稻核心生产区开展京西稻种植工作,年均种植规模亩左右。种植品种在原“越富”、“上香一号”基础上增加了“”、“京西稻3号”。稻谷平均亩产由原来的斤提升至斤,加工后精米亩产斤左右。稳定种植面积同时,京西稻亩产提升37%,种植效益逐年提升。“今年的京西稻插秧工作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我们在京西稻核心生产区域专门划定了两片共计60亩的区域,开展两个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新品种均参照优质京西稻栽培管理技术执行。”核心生产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的相关技术,在上庄镇京西稻核心生产区开展亩油菜花的种植。打造稻田景观的同时,又可作为绿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耕地质量。”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京西稻又称“御稻”,源于康熙南巡带回的稻种,年通过了农产品地理标识登记保护认证,同年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海淀区种植京西稻总面积约亩,产量约吨,占全区粮食产量的四成以上。近年来,海淀区大力保护和推广京西稻文化,设立京西稻耕读文化园,举办插秧节、收割节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休闲体验。▲京西稻智慧农场开镰资料图“海淀区农业农村局重视农业文化传承的同时,不断加强科技赋能,为京西稻文化注入新活力。”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引入“京粳香3号”“京粳香5号”新品种,开展示范和配套技术集成;持续提供测土配方服务,为京西稻田量身定制配方肥料;通过无人机飞防和释放天敌昆虫等方式开展绿色高效的统防统治工作,减少农药污染;为区内科技企业、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搭建合作平台,打造全市首个京西稻智慧农场,应用多种智能化农用机械设备,覆盖从育苗到收获近10项生产管理环节,实现京西稻全程智能化、精准化种植管理。▲京西稻智慧农场丰收资料图下一步,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多措并举,以提升京西稻品质为核心,以稻田生态景观与标准化生产为着力点,打造集优良生态环境、优美农田景观、优质水稻产品为一体的高端农业平台,助力京西稻产业文化发展。记者:吴艳瑛编辑:张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tx/10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又是一年好丰光稻谷飘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