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水稻21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育苗期间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苗床土ph值过高,苗床水份过大,低温,播种量过大,种子伤热,营养不足等综合因素引起。症状为:芽腐,烂根,茎基部腐烂,容易拔断,成马蹄窝状枯死,严重时成片致全田枯死导致育苗失败。 发病时期: 秧苗2-3叶时种子离乳阶段,此时秧苗抗寒能力最差,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度时则秧苗生长发育受阻,容易感病。 危害症状: 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或幼芽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有时叶鞘上生有褐斑,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种子与病苗交界处生有霉层,茎基软弱易折断。 针腐,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褐,病根逐渐变为黄褐色,种子与幼苗基部交界处生有霉层,幼苗成簇成片发生死亡。 黄枯,青枯,多发生在秧苗2.5叶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枯黄,萎蔫,成马蹄窝状向外扩展,茎基部与根部连接处极易拉断,叶片打绺,低温发病,高温蔓延,黄枯是病菌引起,而青枯是生理性病害,与气温骤降有直接关系。 我们目前为大家普及的是水稻概念性的知识,相当于名词解释。水稻高产栽培的具体操作技术我们会在以后的日子里讲到,请大家留意收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pz/9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农业部权威预警今冬明春我国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