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许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分呵护,小儿消化不良的病症逐渐增多。古语有云:“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古谚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更加适用。

积滞,是由于伤食、伤乳而造成的一种胃肠疾病。经常消化不良,又容易感冒。平时表现为饮食不正常,夜间睡眠不安定,爱俯卧,头上爱出汗,小便短黄,大便有时干燥,有时溏泄,一经感冒即发热加重,咳嗽痰多。

脾为湿土,喜燥而恶湿,其性喜温喜暖,故在治法上,宜甘润以养之,苦辛以燥之。尤其是小儿,宜用甘淡养脾的方法。由于积滞而引起脾胃虚弱,还易感冒,也即是“肺乘脾”,在治疗上须肺胃兼顾。

历代儿科医家,关于小儿脾胃疾患的治疗,主张补脾养气以治其本,清热消积以治其标,标本兼治。

贴敷治疗分型:

一、乳食积滞

主症:小儿饮食不节,伤乳伤食,症见不思乳食,潮热,嗳气吞酸,腹痛。

治法:消食导滞。

例如贴敷药物有:焦三仙、莱菔子、鸡内金、大黄、芒硝

贴敷穴位:中脘、神阙

按:小儿积滞最常用的消导药物为神曲、山楂、麦芽、槟榔。对于一般伤乳伤食效果较好,但亦应有区别:

(1)哺乳婴儿奶积用焦山楂、草果仁。

(2)经常食面食的小儿食积用神曲、麦芽。

(3)经常食大米的小儿食积用神曲、稻芽。

(4)食生冷瓜果引起的食积用山楂、陈皮。

(5)由猪肉、蛋类引起的食积用焦山楂、鸡内金。

用以消食导滞的药物,用时均应炒过。

二、脾胃不和

主症:由于喂养或饮食不规律,能食但不能消化,夜眠不安,喜俯卧,不发烧,只手足腹部微热,小便次数较多,但是大便成形。

治法:调理脾胃。

例如常用药物:厚朴、苍术、枳实、白术、焦三仙

贴敷穴位:中脘、神阙。

加减:腹胀加焦槟榔或高良姜配伍清凉油;胃寒作呕加生姜、藿香;有痰加半夏、陈皮;大便干燥加熟地黄。

三、脾胃虚弱

主症:面黄肌瘦,不思饮食,手足指冷,睡时露睛,倦怠嗜卧,腹胀便溏。

治法:养胃补脾。

例方:参苓白术散加减。茯苓、白术、山药、党参

小儿生理上稚阴稚阳,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必然对气血化生有较高的需要,而病理上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脾胃功能尚未强健,如此便易发生供需矛盾,再加上外感内伤等诸多因素影响,小儿更易患脾胃病,发生呕吐、泄泻、厌食、积滞等病证,所以脾胃对于小儿尤为重要。

因此,治疗小儿食积以消食导滞,调胃健脾为主要治疗方法,关键在于调理,小儿喂养方法和饮食都应注意。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好则小儿安。

赞赏

长按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你了解多少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pz/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