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福按:孕妇咳喘,和常人治法不能相同,盖重身之体,气血不足,用药宜扶正祛邪,不可损及胎元。

W某,女,37岁,年10月15日初诊。

孕6个月,哮喘发作半月余,述自幼即有哮喘及消化不良病史,本次又发病半个月,喉中气喘气急有声,咽喉气紧如有手掐,入夜发作须坐起,咳喘甚则遗尿,纳少,便调,面色恍白,舌红苔薄白,脉弦滑略数。

此脾肺两虚,肺失清润,气息奔迫于上,逆为哮喘,以其重身6月,不可浪用峻药劫哮,治拟培土生金,祛风利咽法,处方:

黄芪9g,太子参9g,麦冬6g,枸杞6g,防风3g,茯苓8g,白术6g,陈皮3g,炒稻芽9g,五味子3g,佛耳草9g,炙紫菀6g,款冬花6g,桑寄生9g,7剂,水煎服。

另,清肺玉露饮加减,泡水代茶饮,日1剂,连服7天。

年10月22日二诊,服药后哮喘迅速缓解,咽喉舒适,已无遗尿,入夜可睡,纳可,但有喷嚏,流涕(自述每次哮喘重则无喷嚏、流涕,轻则反发),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土旺金生,肺金得润,气息渐平,原方有效,勿事更张,再服一周,处方:

黄芪12g,太子参9g,麦冬6g,枸杞6g,防风3g,茯苓8g,白术6g,橘红3g,五味子3g,佛耳草9g,款冬花6g,桑寄生9g,紫苏梗9g,乌梅3g,钩藤8g(后下),7剂,水煎服。

患者母亲研究《本草纲目》多年,据方查药,奇曰:为何没有常规止咳平喘之品,反一堆补气养阴药而能取效于须臾?

其实患者哮喘多年,肺气已衰,更子盗母气而致脾运不健,脾土不生肺金,则肺气更弱,宣降失职,导致哮喘屡发而不愈。

由于患者体质素虚又怀胎6月,故先生不用麻黄、地龙、苏子等寻常平喘止咳之药,以免动扰胎元。

黄芪

根据实际病情,先生取参、芪、麦、杞、五味子益气养阴,以润肺金;四君子汤加谷芽、陈皮培土生金;余药皆清润止咳之品;方中桑寄生不仅可以补肾安胎,尤可止咳平喘,此乃先生多年来研究药物之独特心得。由于咳喘气急,病势急迫,故又与自拟“清肺玉露代茶饮”,此方来源于清宫皇家代茶饮,方中皆是寻常草本食物,安全有效。

故病虽急迫,但能认清病机,汤、茶并进,培本固元,喘势立挫,可谓良效也。

(提示:文章中的方药均基于本案患者具体病情而拟,因各人病情不同,故不建议读者照方抓药服用,如有治病需求,请看以下提示,门诊预约顾医生)

顾志君

医务工作者

主治中医师

以学习为步伐,以治病为己任

以科教为宣传,以实践为标准









































治疗白癜风中药
白癜风软膏能不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pz/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