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仅靠“人心”这种抽象概念,还是让当时的我感到不安,于是我又想:“最能团结和凝聚人心的因素是什么?”最后,我想到了“家族的纽带”。父母与孩子,兄弟与姐妹,即便利益关系发生冲突,彼此还是会互相帮助。因此,我开始倡导大家族主义的经营方式。

——稻盛和夫

贯彻顾客至上主义

京瓷创业之初,是生产零部件的厂家,但自那时起,京瓷就不是从属于他人的下包加工企业,而是一家独立自主的公司。

所谓独立自主,就是要不断创造出客户期待的有价值的产品。因此,在相关领域里,必须拥有比其他厂家更为先进的技术。必须凭借先进的技术,在交货期、质量、价格、新产品开发等所有环节上,全方位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颠覆固有观念,采取挑战到底的姿态。

取悦客户是从商之本,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持续获取利润。

我一直用“顾客至上主义”这个词来概括“取悦客户是从商之本”的道理。

极度重视技术研发,从不懈怠;尽力满足客户对于交货期的各种“无理要求”,哪怕大半夜,也要按照客户的指示送货上门;总是尽量接受客户的压价。京瓷公司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基于“取悦客户”的真诚意愿。

在我看来,经商的根本便是“无论如何都要取悦客户”。如果做不到这点,企业便无法持续获得利润。

年,京瓷迎来了公司创立的第40个年头。在这40年间,财报从未出现过赤字。回顾业绩,我们可以看到持续的盈利和不断的发展。

就像我刚才所说,这是京瓷顾客至上主义的成果,也是努力取悦客户的回报。

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

把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同甘共苦,我们一贯重视这种家族式的信赖关系。这是京瓷员工携手并进的出发点。

这种家族式的关系,使员工们互存感谢之心,相互体谅,建立起彼此信赖的关系,成为做好工作的基础。正因为像家族一样,当同事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够无条件地互相帮助,甚至个人的私事也能像家人那样相互交谈。

在创业初期,我曾非常迷惘,不知道该如何经营企业。当时没有什么可依靠的条件,我的技术实力还处于平庸水平。公司资金也只有合伙人拼湊的万日元和他们向银行借的万日元。

在那样的状况下,我拼命寻找能够依靠的“救命稻草”。通过反复思索,我觉得只有团结全体员工,依靠“人心”去开创事业。

但仅靠“人心”这种抽象概念,还是让当时的我感到不安,于是我又想:“最能团结和凝聚人心的因素是什么?”最后,我想到了“家族的纽带”。父母与孩子,兄弟与姐妹,即便利益关系发生冲突,彼此还是会互相帮助。因此,我开始倡导大家族主义的经营方式。

然而,企业与家庭的性质截然不同。企业家对于公司的责任是有限的;而家庭成员之间“血浓于水”,具有“生死与共”的无限责任。即便如此,为了抚平当时自己心中的不安,我仍然向员工大声宣布:“咱们要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

在创业初期,我对企业经营一窍不通,心生烦恼和怯意,于是拼命寻找寄托。结果便有了大家族主义的想法。追本溯源,这原本是我为了树立企业家自信的一种手段,但如今回想起来,自己的确是“歪打正着”。我认为,企业规模越小,就越应该导入这种经营思想。

本条目的中心思想是企业人际关系。不要把企业的人际关系视为利益相反的劳资关系——企业家与受雇者、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而应该在公司内构建父母孩子、兄弟姐妺般的和谐关系。以这种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便能使公司上下团结一致、互帮互助。

然而,大家族式经营也会导致一个新问题——娇惯。所谓娇惯,即一种基于家族温情的依赖思想——“大家不是像兄弟姐妹一样吗?大家不是像父母孩子一样吗?犯点儿错有什么关系?”诚然,“亲如一家地互相帮助”、“无话不谈,畅所欲言”是非常理想的企业人际关系,但只要稍有偏颇,“互相帮助”就可能变质为“互相撒娇”,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削弱企业竞争力。接下来,我会阐述“贯彻实力主义”的条目。它的意义就在于避免让大家族主义沦为对员工的盲目娇惯。

本文摘自东方出版社出版稻盛和夫著作《京瓷哲学》周征文译曹岫云译-END-

喜欢本文的亲们,

请在页尾留言,点在看,转发哦

(1分钟视频讲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pz/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