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中秋
很多天不曾更新公号,一度觉得是自己懒,然而现在想想,好像也并不是懒,只是整个人的情绪太差,像是躺在深而干燥的谷底,没有力气出来,只好一直瘫在那里。很多事都没有做,拖了很长很长时间,然而也只有仍然拖下去。 这个假期回了安徽家里。因为买不到日期合适的车票,29号我便偷偷旷了班搭火车回去,5号又就匆匆回北京。这一周时间里,家里雨总是断断续续,除了第三天有一场大雨,雨后爽朗的晴天,其余时候总是断断续续的小雨。正是单晚稻成熟收割的时节,因为雨天收不回来,走在田边,随处可见成片倒伏的稻株。偶尔有半日太阳隔在云层后的晴天,能听见大路上收割机嗡嗡割稻的声音。家里的十亩单晚也有三四亩倒塌在田里,发出稻芽,直至长成绿色的小稻秧了。爸爸此季的辛劳差不多全付诸雨水,好在这已经不是我们单靠种田的收入养活自己的年时了。 上一些照片,因为状态不大好,就随便写几句图注,不多说什么了。其实这次回去连照片都没怎么拍,勉强挑一些可看的出来。愿大家好好享受假期的最后两天。 家门口,爸爸新捉了一些小鸭在门口小水塘里养着。空气里有淡淡的桂花香气。 家门口。邻人家的塘埂(实际是田挖的一块塘)上荒草疯长,已经好几年没有砍过,完全遮蔽了望眼。从前坐在门口就能看到的一望无涯的田畈,如今要到二楼阳台上才能看得到了。 因为是提前回家,大姐二姐和妈妈都还没有回来,白天三姐提前从县城回来给我铺好了床,晚上又回家去了。夜里我觉得饿,忍耐不住,终于起来去灶屋给自己下碗酱油面吃。感觉自己什么都找不到,锅盖、酱油、盐,一边煮面一边想起来,这大约是十几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在家做饭(在灶下烧火不算)。上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我在家做饭的记忆,是高中有一个冬天,妈妈出去打工不在家,爸爸不记得为什么也不在家,我和妹妹有天从学校回来,晚上没有吃的,奶奶从她家屋后菜园里砍了一颗大白菜给我们,我拿那颗白菜煮了两碗年糕和妹妹吃。我于这个家有时候真像个陌生人啊。 第二天早上起来,给自己下的青菜鸡蛋面(肉片是前一天三姐做的肉汤里剩的)看起来就好多了。爸爸在里面加了一大勺猪油。 毛芋叶子。夜里仍然下过雨。 爸爸折了一枝邻居家的桂花给宝宝。匆忙间拿起相机抓拍,参数不对,然而仍然喜欢这张。 村里第一拨桂花已经开过,剩下几枝零星地在开。 第一拨桂花开时,爸爸和三姐做的糖桂花。 爸爸去塘边割草喂鱼,回来带回一把菱角。 还有一堆毛豆让我剥。 把碗里的剥好的毛豆全部扔到场基上,扔了好几遍。 毛芋,家里用来切片煮汤,加一大勺猪油,很好喝,是小时候尤其喜爱的汤。 村里的丹桂。 小学同学家门前几近白色的桂花。他的一岁多的儿子留在家里和爷爷奶奶在一起,那一天小孩子正在发烧,使人心酸。 第三天(1号)。黄昏时下起大雨,而后雨住,爽朗地晴了起来,天边堆起巨大的浓积云。爸爸妈妈去菜地里掐些山芋梗子回来做菜,我和大姐抱着宝宝跟在后面去玩。田里有些单晚已经收过了,然而大部分都还没有收。 爸爸说山芋太肥了,尽长在苗子上,底下没有结山芋。(他今年的农事生活可以说很失败了!) 盒子草 第四天(2号),整日断续细雨。在雨止的间歇去三坝子的田埂上看了看爸爸种的菜和远处田畈。 爸爸种的菜,这一小块约是五分之一。 从前生长萍蓬的那一块水面上,仍然有萍蓬花在开。 第六天(4号,中秋),本地中秋习俗也吃粽子,前一天晚上妈妈裹了一些,在锅里煮熟了,又一直焖到早上。醒来粽子是热的,剥了一只蘸糖吃。 因为那天我看见灶屋地上有南瓜,随口说了一句“有南瓜啊,妈妈你做南瓜粑粑给我吃”,中秋前一天爸爸去后面赵家借了一袋糯米(家里的糯稻还在田里,下雨收不回来),傍晚姐夫开车和爸妈一起去碾米厂碾了米,中秋这一天妈妈做了南瓜粑粑。这一锅是给三姐送给她的初中同学家的。 去送南瓜粑粑,一个村子上的人经过。 路上倒伏的单晚稻。 然后去外公外婆家吃午饭。 外婆家的柿子树,今年结了不少。是去年还是前年也拍过一样的照片?时间真是飞快。 爸爸随手在舅舅家田里拔的一把倒下的稻,已经发芽如稻秧。 淡紫色的星。 在外婆家吃完饭回家。 一块长得很好的粳稻田。 我家的田。 爸爸在门口点的大蒜子。 临走那一天上午,终于爬到二楼,在阳台上看了一眼田畈。 第二拨桂花开始开了。香气浓郁。 蓼花、鸭跖草。 杠板归,蓝紫色的果子。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pz/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发芽食物能吃吗有些是宝,有些会致命
- 下一篇文章: 儿科神药,不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