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

姓名:蒋某,男,19岁,既往体健深圳人士年11月9日

主诉:反复腹痛、脓血样便1年,加重1月。

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伴脓血样便,大便日二三行,便前腹痛,质稀,夹鼻涕状白粘样物,甚则脓血便,便后腹痛渐减,运动有,无口干口苦,手足易凉,喜热食,纳减,眠一般,舌淡嫩苔薄中略薄腻黄白相兼,舌体瘦小,脉弦细。近半年体重下降20kg,现60kg。-4-14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考虑属脾虚为主、夹湿热留伏肠间,从朱良春氏仙桔汤加减。

仙鹤草30g桔梗15g葛根30g白芍20g木香(后下)3g槟榔10g白头翁15g当归15g川芎10g蒲公英15g陈皮5g炙甘草10g。七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年11月13日:腹痛大减,近二日偶夹粘便,二三行/日,无脓血便,且食增,能吃肉食,但仍不能吃冷食,舌白润中略白腻,脉弦细弱且沉,此肠间湿热初去仍有留伏,脾胃气虚突出宜需补益,用仙桔汤+补中益气汤。

生黄芪20g党参10g炒白术15g炙甘草5g干姜5g仙鹤草15g桔梗10g葛根15g白芍15g木香(后下)3g槟榔5g白头翁10g当归10g陈皮5g炙甘草6g。七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年11月16日:药后食大增,可吃肉食,体重增加至65kg,已全然不再腹痛,但仍不能吃冷,但便稍数且易稀,其他情况基本正常,口干苦不明显,舌淡苔薄白,脉弦细稍滑;此肠胃不仅气虚,而且脾胃虚寒,更兼脾肾不足,虚处又稍夹积热暗伏:从理中三合汤,立足太阴脾与少阴肾,补气温阳,兼疏肝风去湿热。

党参10g炒白术15g炙甘草5g干姜10g补骨脂10g肉豆蔻(后下)10g葛根15g白芍10g蒲公英15g防风5g炒山楂15g炒稻芽30g炒麦芽30g炙甘草5g。七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年11月23日:药后胃中有胀感,有气动感,晨起稍有口干苦,大便仍稀,日一行,纳可,食量大增,舌苔仍中有薄腻,此补之稍急,当先化肠间湿浊为主,从胃苓汤加减。

厚朴10g苍术10g陈皮10g炙甘草5g猪苓15g泽泻15g茯苓20g炒白术10g桂枝10g藿香(后下)10g炒薏苡仁30g扁豆10g。七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年11月30日五诊:药后甚舒,食香,腹不再胀痛,大便日1行,虽不完全成形,此乃太阴脾虚兼少阴虚弱,附子理中+枳实健脾丸,小剂健脾温补温化。

:干姜10g制附子(先煎)10g党参10g炒白术20g枳实10g炙甘草5g厚朴20g生稻芽30g生麦芽30g神曲10g陈皮2.5g。七剂,共服14天。水煎服,1剂服2天,日服2次。

年12月14日:药后病去,一如常人,治疗告一段落。

朱良春教授的仙桔汤是一张治疗脾胃虚弱,兼肠间湿热留滞之湿热痢疾良方。指出慢性痢疾,迭治无效,多有脾虚、湿热并存,“既要补脾敛阴,又能须清化湿热”。方中仙鹤草:一是善止血;二是能治痢,《滇南本草》“治赤白痢”;三是还能促进肠吸收功能;四是可补气强壮,有“脱力草”之誉。再次是桔梗:《别录》言其“利五脏肠胃,补血气----温中消谷”;《大明》载其“养血排脓”;《本草备要》载之能“治下痢腹痛”。白术与木香,健脾与调气;白芍、甘草,甘酸敛阴,善治泻而兼腹痛者。白槿花:甘平,清热利湿,凉血,对下焦湿能迅速改善症状(临床上常缺此药,可以用白头翁勉强取而代之)。槟榔本为散结破滞,下泄杀虫之物,若用小剂量则善于行气消胀,故对痢疾、泄泻而腹胀较甚者,颇有功效。诸药合之,其奏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之功。

跟师心得

1、仙桔汤乃为脾虚、湿热型慢性痢疾而设,曾庆明老师认为,实则还有敛阴抑木之深意。其最具创意的是,择大剂量仙鹤草为主药,据其功效,对脾虚湿热慢性痢疾,一药数功。避开苦寒、温燥、甘壅,专以调节气机、调养气血,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之属寒热虚实夹杂、迁延难愈者,开辟了新径。

2、桔梗能排脓治痢,大便夹有粘冻者,用桔梗是再合适不过的,这是朱师过人之处,难怪贵为方名“仙桔汤”以表彰之。

3、白芍量可用至15-30克,但需与半量的炙甘草相伍效果始佳;

4、槟榔小量用之行气消胀,治痢疾而胀者佳,症状明显时10克,一般情况3-5克即可;

5、最后黄芩、黄连与人参、黄芪。黄芩、黄连苦寒败胃,久泻腹痛最易损伤脾阳损胃阴败少阴之气,宜少用、短暂用、小用、最好不用。人参与黄芪之甘温也不可贸用,湿热积滞肠间,夹有肝风蠢蠢欲扇,过用又易助湿生湿热,诱动肝之内风,加重腹痛腹泻,这大概是本案三诊时早用理中与四神效果不著的原因之一。

6、纵观全方,还有以下特点:桔梗+槟榔,升清降浊;槟榔+乌梅通塞并用;木香+白芍气营兼调;无参、芪之峻补;无芩、连之苦燥;无硝、黄之峻猛;无参、芪之壅补。盖因肠道屈曲盘旋,正虚邪伏,湿热逗留的腹痛腹泻,尤其是如今高发的溃疡性结肠炎、特异性结肠炎所引起的痛与泻,只要是辨证属脾虚与湿热者,唯此方是首选。

7、川芎可代防风,其疏肠道之风,去肠道之湿,解肠道之痛,效优防风,因此如果用痛泻要方,每可加之,或取代防风,而用量10g以上。川芎:中焦寒湿泄泻,时珍即善用此。其作用机理和效果,均可与羌、防、芷、茱萸比高下。白芷燥湿止泻,羌、防升阳止泻,吴茱萸温寒止泻,川芎则祛寒湿兼疏风性温止泻,一药而数功在,何不用之?

8、温病学家认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引而广之,杂病似可认为“补阳不中温,而在祛湿邪”,祛湿不独利小便,上焦之芳香分湿,中焦之苦寒或苦温燥湿,下焦之淡渗利湿,皆可为法。是则,本案之取效,仙桔汤扫除湿热于前,胃苓汤温化渗利湿热于后,湿热羁留之势松动,始赢得了最后一诊用附子理中之机,而竟获全功。如则,仙桔汤之首功,功不可没。心

(此病案由曾庆明教授学生袁医生整理供稿)

赞赏

长按







































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
哪个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pz/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