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被夺权的稻农肖建波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m.39.net/disease/a_5387160.html肖建波在稻田间观察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许畅摄新华社长春9月26日电(记者陈思武段续)这些年,吉林省永吉县一拉溪镇种粮大户肖建波正不断失去对自己流转承包的数千亩稻田的部分控制权: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他说了不算。不过,他对“被夺权”却一点儿也不反对,甚至甘之如饴。因为,“夺权的”都是早早就下了定金的私人定制客户。对46岁的老肖来说,这与他26年前开始从事农业时相比,变化实在太大。当年,每家每户把分给自己的数十亩土地种好已实属不易,如今,他创办的九月丰家庭农场从流转承包亩土地开始,短短5年内,规模即大增至亩。肖建波在观察稻穗灌浆情况。新华社记者许畅摄中国正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新型经营主体大批涌现,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已从30%提升到40%以上。肖建波也坚信:“中国要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虽然种植规模大增,但农民的特质在老肖身上随处可见:黑色裤子、黝黑的肤色与其他农民别无二致,但身着一件印着自家农场名称的灰色风衣,以及从全国各地涌来的电话让他的农场主身份与普通农民有点不一样。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一拉溪镇九月丰家庭农场,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新华社记者许畅摄秋收时节,九月丰农场里,金色稻田一望无际,丰收在望,其中不少稻谷早在春耕时就已被客户定下。老肖要做的,就是尽快安排人手收割、装袋,给客户送去。他承包的约亩稻田,不少地块都属于私人定制。农场里,一块块木牌在田埂上随处可见,上面标明了客户单位和种植品种。而在农场综合办公楼内,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的绿色食品标志证书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长粒香米吨、秋田小町米吨、小粒香米吨、稻花香米吨……“从年开始,我就这么干了。”肖建波说,交定金、定地块、选品种,价格论亩算,在私人定制模式下,打多打少一个价,保证了稻谷的品质,也让每公顷每年可增收约1万元。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一拉溪镇九月丰家庭农场,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新华社记者许畅摄在老肖看来,传统模式下,消费者购买的只是成熟的农产品,而对农产品从哪来、其生长环境如何、是否生态环保等问题则基本不知情。他觉得,这些看不见的环节,才是真正落实食品安全的关键保障,让“看不见”变成“看得见”,私人定制才能创出品牌。九月丰家庭农场的私人定制大米生意并非选几块地、种几块田这么简单。农场每年光与科研单位试验示范的水稻品系、品种即达多个,中大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收割机、筑埂机、施肥机、播种机等配套机具共50多台,再加上现代化育秧大棚、智能水稻催芽车间、自然风烘干塔、种子保鲜库等设施,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定制化服务所组成的现代化稻米种植生产链条让老肖甘心放权。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一拉溪镇九月丰家庭农场稻田间一片金黄。新华社记者许畅摄“我们建立了可视化、可追溯的农产品溯源体系,顾客在家里通过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pz/11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碗好大米是怎么来的民生周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