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

药浴简介

在中医中,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的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全身浴分为“泡浴”和“淋洗浴”,俗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称,尤其烫洗最为常用。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谨慎选药,同时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各司其属。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可)。制作时,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浴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

药浴作用

药浴作用机理概言之,系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药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现代药理也证实,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力。具体而言药浴有以下功效:1、检测身体最真实的健康状况(特别是亚健康,在打通的过程中);2、检测患病状况和患病的部位(很多时候体检的数据是无法检测出身体最真实的健康状况的,诸如亚健康、一些慢性病、身体隐形疾病及发展趋势);3、疏通经络、打通全身血脉和小血管、打通全身气血路、经络路、脏腑及组织系统等通路;4、祛风寒、除湿热、散内毒、通过发汗排除体内毒素;5、祛死血、生活血;6、协调脏腑、通利关节、调理五行、平衡阴阳;7、活化细胞、增强免疫力、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8、增强肌肤弹性和活力、美容肌肤、抗衰老。

药浴材料

1、要以药浴泡澡瘦身,可至中药房购买以下几种药品:荷叶二两、泽泻一两半、防己二两、柏子仁二两。2、若要综合调理身体达到通、排、调、补、养的养生效果,需要有这些成分:香茅草、两面针、入地金牛、海白艾草、山白艾草、小艾草、山赞、一支红、小香草、蚊香草、八吹草、紫苏草、苏梗、香加叶、木豆叶、竹寄生、过路香、凤姜、大蓝姜、山姜、姜活、钩姜、丁香、地花瓜叶、小花瓜叶、花梨格木粉、沉香、鸟不足、入香桂叶、藿香、南香叶、大叶桉叶、路路通、山瓜叶、水虫草、担水桶、山火栋藤、东风桔、谢香、过山风叶、五脂风、三脂风、鸭足叶、柑叶、益母草、山总管、枇杷叶、铡竹叶、白林叶、秀骨草、鸡蛋花、簕香叶、夜香花等。

做功过程

1、功:

人体躺入泡浴桶后,芳香宜人的药力通过泡浴者皮肤的毛囊孔、皮脂腺孔、汗腺孔、角质细胞及其间隙攻入体内,这是药力渗入体内强力做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皮肤发挥吸收的功能,泡浴者要放松自己,最大可能的让皮肤吸收药力,将药物气力渗入体内发挥药效。在这个过程中要适当喝些温的调理养生茶,泡浴房间内要有轻微的通风,但不可通风过大。

2、散:

药物强大气力渗入体内后,以气推血,以血带气,血气加速在全身的循环。药物气力进入血液循环和经络系统,通过血液循环和经络的作用,药力开始在全身散开,内达五脏六腑,外通肢体百骸,无所不到。在此过程中,人会感觉心跳加速、胸闷气短、恶心、四肢麻木、身体局部疼痛等,这属于正常反应,若感觉越强烈说明泡浴者身体整体状况存在的不健康问题越多,经过规定次数的泡浴调理之后会感觉越来越正常而没有太大反应,身体也逐步回到本真的健康状态。药力全身散开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检测泡浴者身体的真实健康状况的过程。

3、通:

药力开始在全身散开的过程中,血液循环会加速,心跳速度一般会达到正常情况的1.5到2倍。在此过程中,通过药力的作用会强力打通全身的血脉和经络,同时高速洗涮血管及体内的污浊和毒素。在持续打通的过程中,泡浴者会有四肢麻木无力、身体局部疼痛、头晕、头痛等正常的反应。只要是身体有瘀结的部位(有的可能是年幼时落下的病根),在打通的过程中都会疼痛,经过规定的泡浴次数之后将瘀结部位的血脉或经络打通修复之后疼痛自然消失,瘀结部位的病变隐患也彻底消除。这就是中医所讲的“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原理。人的生命延续就在于“通”,通过坚持养生调理,始终保持身体血脉、经络、各个脏腑系统的畅通无阻,是人体无病长寿的核心。

4、排:

在药力完成功、散、通之后,高速血液循环所洗涮血管、体内的污浊毒素开始通过发汗、排便排出体外(主要是通过发汗排毒,有时还会流鼻涕、流眼泪)。泡浴者离开浴桶后要喝约1~2公斤温的综合调理养生茶,为发汗补充水分,然后躺下,躺下时,头和脚均要垫一个至一个半枕头高度的枕头物,使得身体呈“︶”状弧形,以利于全身气血持续高速循环。躺下后泡浴者的心跳还是保持高速的状态,发汗时血管、体内的污浊毒素经过皮肤的汗腺与皮脂腺,借助汗液将其大量排出。发汗排毒的时候会有一种虚脱的感觉,当心跳正常后,会感觉全身清爽,整个身体异常轻松。

注意事项

在中药浴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中药浴必须请中医师针对病情对证下药,并按照医嘱制作药汤,切勿盲目自行择药。2、泡浴前必须先淋浴洁身,以保持药池的卫生。浴后应立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拭干皮肤,及时穿衣服。一般而言,热水药浴(39℃~45℃)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伤后遗症、肥胖及银屑病等;有神经过度兴奋、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的药浴温度,以相当于或稍低于体温为宜;25℃~33℃适用于急性扭挫伤。药浴时,室温不应低于20℃,局部药浴时,应注意全身保暖,夏季应避风,预防感冒。3、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约3~5分钟身体适应后,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时间不可太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由于汗出过多,体液丢失量大,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液量增多,造成头部缺血而发生眩晕或晕厥。如一旦发生晕厥,应及时扶出浴盆,平卧在休息室床上,同时给病人喝些白开水或糖水,补充体液与能量。或用冷水洗脚,使下肢血管收缩,头部供血充足。4、严重心衰、严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有出血倾向者以及老年人、儿童慎用水温39℃以上的药浴,而应以接近体温之药液沐浴,并有家人或医护人员陪护,且沐浴时间不宜过长。妊娠或经期不宜泡药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5、全身泡热药浴易发生晕厥,故浴后要慢慢地从浴盆中起身,泡药浴时出现轻度胸闷、口干等不适,可适当饮水或饮料,若有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药浴。6、饭前、饭后半小内不宜进行全身药浴。饭前药浴,由于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可造成胃肠或内脏血液减少,血液趋向体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临睡前不宜进行全身热水药浴,以免兴奋后影响睡眠。

来源:中华中医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jj/5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