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身边的教育,树立家校共建命运共同体
引言:孔子弟子当中最有钱的学生是子贡,一次他救了人却不领赏金。孔子知道后,批评了子贡。 后来,同为孔子弟子的仲由救了一个落水儿童,欣然接受了儿童家长用来感谢他的一头牛,却得到了孔子的表扬。这是因为提倡“仁德”的孔子认为:帮别人做了好事就应该象征性地接受答谢,不然的话,慢慢的人们就没有了惩恶扬善的是非观,社会风气就会往坏的方面发展。 如今,不知是由于传统文化断层(不能怪人家西方文化入侵),还是“道德绑架”一词被过度解读,家长们有一个普遍忧虑的焦点话题“我们的教育坏掉了”——剑指教师队伍师德败坏,课堂不教课外教、甚至学生家长一起教(要求家长也担负起教师的职责)。 虽然国家教育主流还是好的,“坏掉的”也只占少数,可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坏一锅汤”,我们必须及时正视问题所在,把握教育规律加强家校共建,并依法整治腐败变异乱相,坚决阻止不正之风蔓延。因为这事关我们的孩子、事关祖国的未来! “坏掉的”教育长啥样?先看看三个真实故事: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家孩子上大班的时候。一天,我去幼儿园接娃放学,年轻的数学老师将娃交给我的时候,很好心地提醒“您孩子数学有点不好……”这美女幼师不懂教育规律、太急功近利了!我当即与其理论了几句。咱尊重老师,可她当着娃娃的面这样断言根本没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 考虑到我当时直言不讳可能会伤到年轻老师的自尊心,事后我特意给她写了一封信,解释自己的观点,并举例说“如同农民播种,同一块苗田同一天播下的稻芽种,出苗还不一般齐呢!谁能说晚发芽的就需要特殊关照吗?没有证据表明,晚发芽的稻种将来结穗少”。 害怕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急功近利的教育。身为家长,不被功利性教育“绑架”,需要从一开始就保持育儿战略定力。 后来,国家教育部出台有关规定,废除了幼升小入学考试,终结了幼儿园“小学化”。记住:凡是国家出台新规,要么是引领式新政、要么是托底式治乱。 在托底式治乱之前,能头脑清醒跟国家保持一致定有深层次原因——比较善于总结历史规律:本人念小学一开始就数学不好,当教师的父亲并没有因此给我开小灶,而是远远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jj/10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又是偏方宝宝喝凉茶进ICU这3种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