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山幼儿园

水稻生长记

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死教书”的方法,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的天地,让孩子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将自然资源融入主题活动,使课程“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故事起源:

中央山幼儿园的植物园里有一块空地,我们可以用来种什么呢?通过小朋友和老师共同投票的方式,最后选用种水稻。

01

初探秧苗

当老师拿到一株株秧苗的时候小朋友对此有许多的猜测,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他们表达了对这株秧苗的猜测。

壹壹

我觉得它像草一样。

我怎么觉得像韭菜。

宇泽

洋洋

我看像是葱。

不对,不对,我知道是什么,这是秧苗吧!我在老家见过。

善若

老师

是的,这就是秧苗,你们可以把这些秧苗种到我们的稻田里吗?

说到插秧,幼儿对插秧这新鲜事物格外感兴趣,接着他们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于是就开始了一场水稻大探秘。

经过小朋友们的调查发现:水稻喜欢高温,潮湿的泥土,短日照,水稻的生成过程有点复杂,我们现在拿到的秧苗是已经先后经历“浸稻种”“催芽”“育苗”三个阶段。还剩下“插秧”“生长期”“抽穗”“扬花”“成熟”这几个阶段。

秧苗的种植也是非常有讲究的,需要注意秧苗的之间距离,需排成队列,像小朋友排队一样,插入土里的深度,一般在两厘米左右。灌水的高度要控制在秧苗的三分之二。

了解到种植秧苗的知识后,我们来到了种植地,让孩子先去探索如何进行插秧?

插秧苗可是个技术活,我们邀请到有种植水稻经验的李老师指导我们如何插秧,孩子们第一次下地插秧,把小秧苗的根牢牢地插在泥土里,一棵一棵排成队,要留有空隙,不能挤在一起,像小朋友们一样队伍要排整齐。孩子们细嫩的双手不止插下秧苗,也播下了希望。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gj/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