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已经忘了西游记的剧情,但主题曲响起第一秒的时候你应该已经哼起来了。

曲子最开头用合成器做的音效、贯穿整首曲子的管乐、调皮的电鼓、飘渺的女声还有传统的弦乐……所有的声部都无可挑剔。小号和铜管让这段音乐显得雄壮而有力度,推进整首一往直前;缥缈的女声营造出一种幻想的东西、神话的东西,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这两种东西交叉着应用为曲子营造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歌里十分调皮时不时出现的“diudiudiu”音效是用电鼓做的,开头孙悟空从水里蹦出来的音效是用合成器做的。电鼓和合成器是创作电子乐的核心乐器,30年前的中国几乎还没有电子乐,而这首歌的曲作者就已经将电子乐元素用到了影视配乐里!这首歌开创了将电子音乐和民乐及管弦乐结合起来的先河,他的曲作者叫做许镜清,他是西游记配乐的总作曲人。

《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猪八戒背媳妇》、《女儿情》……这些西游记里耳熟能详的配乐都是许镜清作的曲。

许镜清创作的每一首西游记配乐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原声带中《杨戬擒孙悟空》(可以在虾米音乐找到)将电子乐元素发挥到了极致。现在看来,这首歌的风格就是70年代末风靡国外地下音乐的“合成器朋克”。许镜清在80年代就创作出了中国的“合成器朋克”,甚至有人将许镜清称作“中国电子音乐第一人”。

像《女儿情》这种传统风格,许镜清更是手到擒来。一首看似简单的三段体,只用了一天半时间就完成了。悠扬的旋律和细腻的编曲让这首歌成为永垂不朽的经典。有这么多耳熟能详的作品,但许镜清这个名字还是很少被人记住。

“低调做人,高调作曲”是许镜清一直以来恪守的人生格言。许镜清做到了,他是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协会会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理事,到现在还是很少有人能记住他的名字。

万晓利翻唱了许镜清的《女儿情》,这首歌作为插曲被用到了电影《后会无期》里。如果按照歌曲的影响力、传唱程度,以及对电影的票房预期,许镜清完全可以报一个高价。更何况,无论找谁新作一首曲子,价格肯定不低,而且未必有影响力。但是,许镜清毕竟不是商人,他只是一位艺术家。考虑到对方使用的时间不算长,所以只报出了六万元的价格。“音著协后来回话,说对方很爽快地同意了。”许镜清决定和西游记导演杨洁(女儿情词作者)平分这六万元。杨洁很开心,在电话里对许镜清说“那么多年也没挣这么多钱。”

仅仅六万元的版权费,但直到今天,许镜清还没有见到这笔钱。有网友网上声援称韩寒侵权,但许镜清立马出面澄清说“韩寒做得很好,很快就将这笔钱交付给音著协。”

类似的事件还有是否该向《敢问路在何方》的演唱者蒋大为追讨版权费,“其实,我和大为是好朋友,他还赠送过自己的书法作品给我。这件事完全是网络炒作,我跟大为谈过,他也谈不上差我钱。歌手每场演出是税后拿钱,该给我钱的是那些演出单位和文化公司。”许镜清澄清。

之所以有这样的纷争,主要是国内版权机制不健全,版权协会的收费太低。这么多年来,许镜清确实没有拿到自己应有的版权费。版权费低到什么程度?几角钱、几元钱,就是积少成多,拿到手的也就几千元、不足上万元。许镜清举例说,《西游记》中的插曲“猪八戒背媳妇”当年被用作彩铃,全国有五六十家网站使用了这首彩铃,下载量以数十万计,可他总共收到的版权费不足元,其中最少的是一家网站,给过他2.7元。他一直很纳闷,不知道这2.7元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年过七旬的许镜清一生有三个愿望“出一本书,办一场音乐会,写一部歌剧”许镜清说,自己的后两个愿望尚未完成。资金问题是阻碍后两个愿望实现的最大问题。由于拿不到版权费,老人曾在微博发起众筹,但至今还差五十万元他才能完成愿望。

虽然赚不到钱,但是许镜清对音乐的热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我过着颠倒黑白的生活,已经养成习惯了。以前在单位作曲,一般都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喜欢晚上写东西。我现在一般都睡到午后,然后两点钟吃中饭。我已经30多年没有见过北京的太阳了,也20多年没做过什么运动了。”年过七旬的老人还在每天保持着创作。

采访过许镜清的记者描述“只要谈到音乐,老人脸上就有从未衰老的笑容和激动。”每当谈到许镜清的作品时,老人还会表现出像刚完成作品时的喜悦和兴奋。

不论艺术还是情怀,西游记给每个人的童年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许镜清给这些画面配了最难以忘怀的音乐。即使春晚没有再次响起西游记的配乐,我也不会忘记这位值得敬重的艺术家——许镜清

最后,一起来弹一次《女儿情》~

点击阅读原文,领谱子!

吉他大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xw/8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