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种

操作方法:准备水桶,加清水,水温保持11~12℃,浸种消毒6~7天。桶顶用塑料布封好,以便保湿。

浸好的种子标准: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态,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胚部膨大突起,胚乳变软,米粒易捏断,手碾呈粉状、没有生心,折断米粒无响声。

注意事项:

1.勤换水,清水浸种提倡活水浸种,如无条件可6个小时换一次水(药剂浸种除外)。

2.“日浸夜露”的方法,即白天浸种、夜晚捞出摊开(条件允许可浸种6——8小时,排干水露种3小时)。

3.如果包衣种子,期间禁止换水。

4.刚刚包衣好的种子,待种衣剂固化后才可浸种,谨慎使用浸种药剂,防止苗床产生药害。

5.浸种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

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控去种子间的水分,如果种子过湿,氧气不足,易出现哑种。

操作方法:用双层、无病、湿润麻袋催芽,在地面垫一层无病稻草,将一条麻袋铺好,把种子均匀地铺在上面,再将另一条麻袋盖在上面,中途只少许注意是否添加水分即可。也可装入麻袋或比较通气的编织袋,四周可用稻草封好保温。

催芽标准:当芽长半粒谷(2mm以内即可),根长一粒谷时即可播种。

有的种子已露白,有的种子没有露白,后来种子整体不动了,保持原状。这是在浸种催芽时水分使用过多,种子被水养到了,达不到种子萌发生长的条件,还容易造成烂种。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减少水分供给,使其脱水,这样稻种才能正常出芽生长。

注意事项:

1.每6个小时用手摸一下种子,不烫手就可以。

2.严禁使用不透气的塑料制品催芽。

3.破胸后(12-24小时)控制温度不宜超过30℃。

4.每天要翻动1-2次,使种子内外温度均匀一致。

5.破胸后适当补水,增加通气氧气。

催芽热伤:水稻催芽时,因温度过高,会出现酒精味等热伤。

1.如果稻种先期出芽,后期不出芽或者出芽缓慢,是否温度过高,如温度过高可能产生热伤。

2.确定产生热伤后,观察水稻芽体,如尖部发黑,根部正常,可摊开降低温度。减轻热伤损伤;如尖部和根部都已经发黑,重新催芽。

凉芽:催好芽的种子要在大棚或室内常温条件下凉芽,提高芽种的抗寒性,散去芽种表面多余的水分,保证播种均匀一致。

注意:凉芽时不能再阳光下直接照射,不能温度过高,严防种芽过长,不能凉芽过度,严防芽干。一般1天之内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xw/8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