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饭老不好,可能是因为这个
最新中医资料分享: G中医图书视频资料领取! 最全的药膳食疗营养学资料哟 SCI论文攻略(有超级福利!) ——第话—— 每日一话,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导读由于小儿常见病病机简单,且“脏气清灵,随拨随应”(《景岳全书·小儿则》),所以只要辨证准确得当,使用中成药亦可取得满意疗效。在诊断过程中,由于小儿言语难明,脉象不稳,故辨证当以望诊中的舌诊为主。下面,笔者将从小儿脾胃疾病入手,以舌诊为核心,谈一下中成药的辨证使用。 作者:郭虹君(医院)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固定的处方,依据一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生产的中药制剂。与汤剂相比,中成药口感较好,服用方便,易于被患者尤其是儿童所接受。 启脾丸 启脾丸由人参、茯苓、白术(炒)、甘草、山药、莲子(炒)、陈皮、山楂(炒)、六神曲(炒)、麦芽(炒)、泽泻组成,具有益气健脾,祛湿理气之效。 其组方原则与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较为相似。方中四君补益脾气;山药、莲子味甘、涩,性平,可健脾止泻;焦三仙配陈皮,理气消食,助脾胃之运化;泽泻一味,取参苓白术散中薏苡仁之意,淡渗水湿,“利小便以实大便”。 结论:此中成药尤适用于脾虚夹湿之泄泻症。凡小儿泄泻,舌淡苔薄白者,均可服用。 若小儿泄泻次数过频,体液丢失过多,则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应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以启脾丸治脾虚之本,同时配蒙脱石散治频泄之标。 *拓展:蒙脱石是一种硅酸盐黏土矿,其成分及性味与中药赤石脂基本相似,故可代其使用。赤石脂味涩性温,《药性赋》言其“固肠胃有收敛之能”。《本草经疏》云:“大小肠下后虚脱,非涩剂无以固之,故(赤石脂)主腹痛肠澼。”在《伤寒论》中,亦有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汤应用此药收涩固肠。 可见,对于脾虚之泄泻过频,蒙脱石散能收敛涩肠,有效减少大便次数,防止体液丢失过多而加重病情。另外,若患儿己经出现脱水症状,则应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法,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临床上,脾气虚的儿童多感冒频繁或易患气管炎、肺炎等重症,即所谓的“易感儿”。脾为中土,土虚则无以生金,而致肺气虚,肺气虚则藩篱不固,易受邪侵,从而形成“体虚易感”体质。 若滥用抗生素或苦寒中药,往往克伐脾土,脾气虚也。 启脾丸通过补益脾气,可培土生金,使肺气足而卫表固。此成药在补益之中兼顾运化,以使补而不滞,且药性平和,酸甜可口,故可作为脾虚儿童长期调理用药。但需注意,舌淡苔薄白的儿童方可选用,若其舌质红或舌苔厚,则不宜选用此药。 童宝乐片 童宝乐片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组成,具有益气健脾之效。 方中四君(参苓术草)益气健脾;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二经,一则补脾气而升清阳,二则补肺气而实卫表。 结论:小儿之食欲不振,面黄瘦弱,自汗盗汗,而见舌淡苔薄白者,均可使用。 另外,黄芪与白术相伍,有玉屏风散(《医方类聚》)之意,可益气固表,故此药可与启脾丸合用,以调理脾虚易感儿童的体质。 脾胃阴虚的患儿亦可见食欲不振,面黄体弱等症状。但二者的鉴别要点在于:脾气虚者多舌淡而苔薄白,脾胃阴虚者多舌红而苔少,或出现剥苔。 对于脾胃阴虚的患儿,可选用小儿健胃糖浆。小儿健胃糖浆由沙参、麦冬、玉竹、山药、白芍、荷叶、山楂、麦芽(炒)、稻芽、陈皮、牡丹皮组成,有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之意,药物性味多甘而微寒,并且佐以健脾助运之品,故可滋养脾胃阴液而不克伐中土。 保和丸 保和丸由山楂(焦)、六神曲(炒)、麦芽(炒)、莱菔子(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组成,出自《丹溪心法》,具有消食和胃之效。 方中焦三仙加莱菔子消食导滞;积滞酿生痰浊,故加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连翘一味,轻清透散,可清解食积所生之内热。 结论:凡小儿舌苔较厚,伴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症者,均可使用。 小儿化食丸 小儿食积较重,滞而化热,耗损阴津,而见大便偏干、腹痛者,则应选用小儿化食丸。 小儿化食丸由山楂(炒焦)、六神曲(炒焦)、麦芽(炒焦)、槟榔(炒焦)、莪术(醋制)、三棱(制)、牵牛子(炒焦)、大黄组成,具有消食化滞,泻火通便之效。 方中焦四仙消食导滞;加莪术、三棱以增强消积之力。此二药辛散苦泄,能消食化积,行气止痛。古代医家常用此二味药治疗小儿食积证,尤其是食积较重者,如《证治准绳·幼科》中的莪术丸等;牵牛子与大黄相伍,泻火通便,治便干之标。 结论:凡小儿大便偏干,舌苔较厚者,均可使用此药。若大便干结难解,数日一行者,需加一捻金(由大黄、炒牵牛子、槟榔、人参、朱砂组成),以增强泻火通便之力。一捻金中虽有人参扶正,但毕竟为攻下克伐之剂,且含朱砂,故应中病即止,不可作为通便药长期服用。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小儿食积,酿生痰热,沿肺脉上贮于肺,而致肺失宣肃,发为咳嗽,应选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若小儿外感咳嗽兼食积而属痰热者,亦可使用本药。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由山楂(炒)、莱菔子(炒)、槟榔、枳实、桔梗、枇杷叶(蜜炙)、连翘、蝉蜕、瓜蒌、葶苈子(炒)组成,具有消食导滞,宣肃肺气,化痰止咳之效。 结论:凡小儿咳嗽较轻,舌苔较厚者,均可使用。若小儿久咳或咳嗽较重,但痰不多者,可加儿童咳液(由麻黄、桔梗、前胡、枇杷叶、苦杏仁、紫菀、百部、蓼大青叶、甘草组成),以增强宣肺止咳,清热润肺之力;若小儿咳嗽较重,吐痰多,或喉中痰鸣,或双肺呼吸音粗,则加保童化痰丸(由炙胆南星、天竺黄、浙贝母、法半夏、化橘红、前胡、桔梗、炒苦杏仁等组成),以增强化痰止咳之力。 健儿清解液 小儿食积,滞而化热,或外感发热,与食积相结,均可造成小儿“食积热”。邪热与有形食积相结,若单纯清热,则邪热难解或热退易复。此时,应选用健儿清解液(由山楂、陈皮、金银花、连翘、菊花、苦杏仁组成),消积与清热并施。 但需注意,健儿清解液药性较缓和,故仅适用于食积轻证伴低热,症见发热不甚,舌苔微厚。若积滞较重而舌苔较厚者,则应酌情配伍保和丸、小儿化食丸等药;若发热较重,则应配伍小儿退热口服液(由金银花、连翘、柴胡、黄芩、淡竹叶、栀子、大青叶、板蓝根等组成),以增强疏解透热之力。 小儿七星茶颗粒 夜晚属阴主静,故小儿之食积常入夜加重。食积嘈扰于胃,反侮风木,多致小儿胃肠不适,夜寐难安,正如《素问·逆调论》所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此时,可选用中成药小儿七星茶颗粒。 小儿七星茶颗粒由山楂、稻芽、薏苡仁、甘草、淡竹叶、钩藤、蝉蜕组成,具有消滞定惊的作用。方中钩藤与蝉蜕相伍,有息风定惊之效,且药性平和,故小儿生风动风之病,无论寒热虚实,只要配伍得当,均可使用。如钩藤饮子(《小儿药证直诀》)中以此二味药与人参、天麻等配伍,治疗脾虚慢惊风。 结论:小儿七星茶颗粒仅适用于食积所致之夜寐不安,此类患儿多见舌苔较厚,伴见腹痛胀满,嗳腐吞酸等症。 而对于脾胃虚寒、心火亢盛等引起的夜寐不安,则不宜使用此药。若小儿舌苔厚腻,夜寐惊恐,甚则惊风抽搐者,则多属食积酿生痰热而扰神动风,应配伍金黄抱龙丸(由天竺黄、炙胆南星、牛黄、朱砂、琥珀粉、雄黄组成),以化痰息风,清热定惊。 综上所述,在中成药的使用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使用中成药必须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具体疾病仅作参考,而不可机械“辨病施药”。 中成药一直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因此在使用中成药的过程中,只有认真研究药物组成,明确每种中成药的适应条件,方可得心应手,灵活使用。 由于中成药组方固定,难以加减变化,故在中成药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几种中成药相配伍使用。 中成药与汤剂各有长短,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同一种中成药可能有不同的生产厂家,药效也会参差不齐,因此要选用正规大企业的“道地”中成药。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推荐阅读小儿肺炎医案一则 母乳喂养涨知识 小孩发烧不想打针吃药怎么办? 图文说明:作者/郭虹君,排版/UU,校对/青橘学术部。 版权声明:本文系青橘医话原创投稿,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需转载使用请与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zy qingjuzhongyi.合肥白癜风有什么好方法治疗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xw/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周菜单丨粽子吃多了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 常用中药名称来源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