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有效的药物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807/4442971.html

我国在17世纪的《沈氏农书》中已有记载“惟此一干,则根脉深远”,这个论述已深刻揭示了我们为什么要晒田。晒田(烤田)就是为使水稻根系深扎,防止倒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晒田就是使土壤中的含氧量增加,能够抑制无效分蘖和基部节间伸长,从而提高成穗率,最终提高稻谷的产量。那么,晒田对水稻有什么好处和弊端呢?下面乡村似歌将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一、晒田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效养分

我们晒田时,把田间的水全部排干后,增强了土壤的渗透性,在提高土壤空气含量的同时,又能减少还原性的有毒物质,使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增强,促进有机物的矿化,从而提高土壤有效的养分含量;从水稻生长来看,晒田能控制其营养生长的速度,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这样一来能为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提供较多的养分来源,能很好的满足复水后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要。

二、晒田能增强根系的活力

我们晒田时田块龟裂,氧气直接进入耕作层中,这样可以促进水稻根系下扎,扩大了根系活动的范围,也增强了它的吸收能力;覆水后土壤中的空气能够继续更新,加速有毒物质的氧化,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这样白根增多了,黑根减少了。

三、晒田能促进水稻茎杆粗壮,增强了抗倒伏的能力

我们晒田控制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这样能够消耗水稻体内多余的非水解性的铵态氮,抑制了茎叶的徒长,从而增强了茎秆的强度;晒田可以暂时抑制水稻对氮的吸收,却有利于对磷、钾、硅酸等的吸收,减少蛋白质合成,相对地提高植株碳水化合物积累,使叶色褪淡;晒田使茎叶水分降低,能抑制细胞的伸长和茎叶徒长,使节间变短,尤其是基部1-2节间变短,从而能很好的增强其抗倒性能。

四、晒田能控制水稻分蘖的数量,减少无效分蘖的发生

当水稻的分蘖达到一定数量即够苗后,我们在这个时候进行晒田,能有效地促进早发的分蘖成穗,从而增加水稻的有效分蘖;晒田降低了土壤含水量,能使后期的分蘖不能形成穗,这样水稻的有效分蘖光合的产物能得以积累,而无效的分蘖就在这时停止了生长,所以,晒田不仅抑制了无效分蘖的生长,而且能提高水稻有效穗的千粒重而增加产量。

五、晒田能壮根和降低田间的温湿度,增强了水稻抵抗病虫的能力

我们晒田把田间的水排干后,水稻的根系得到了很好的生长而增粗,同时又降低了株丛间的空气温湿度,这样就改善了田间小气候的环境,破坏了病菌与虫卵繁殖的传播条件,从而能有效地抑制了病虫害发生及危害的程度,特别是对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这几种病害,晒田有明显的的辅助防治能力,又如水稻潜叶蝇及二化螟虫等,它们卵的孵化和为害时,也都要求有较高的湿度条件的。

六、注意晒田的时间与方法,防止晒田不当造成的弊端

1、晒田应在分蘖末期,拨节初期进行。晒田过早,影响有效分蘖的产生与生长,晒田过晚,新分蘖过旺生长,延迟幼穗分化速度。如分蘖力中等的品种,每穴达到25-30个分蘖时应排水晒田了。

2、水田肥沃或稻株茎叶生长过旺,氮肥用量过多,叶片发黑的应重晒田,早晒田;土质薄保水保肥较差的,或稻株长势弱小的应晚晒,轻晒或不晒。

3、当田间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植株已拨节时,应停止晒田,进行正常的水分管理,以保证幼穗分化期对水分的需求,促进幼穗分化生长发育。此时应适当深灌,控制水层在5-6厘米左右。

4、晒田时间为5-10天左右,轻晒田块,要达到田面开细缝,人脚下去不粘泥;中晒的田块,晒到田面出现鸡爪状裂纹;重晒的田块,要达到白根外露,叶色褪淡,叶片直立。

总之,晒田虽然利于水稻的生长,但是一定要适度,若晒田偏轻、则达不到增产作用,晒田过度,又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进程,严重的对产量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在晒田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多露轻晒或先露再晒的原则,同时注意观察田间水稻的根系,如根部已经出现发黑,就需要及时排水露田、晒田,让根系呼吸到氧气,促发新根。只有这样,我们既发挥了晒田对水稻的好处,又克服了对水稻的弊端。你说对吗?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tx/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