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家天地生万物的顺序,古人将正月初一说成是鸡日,初二狗日,初三猪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马日,初七人日。对此,古人不但以当天的阴晴来占卜本年内人畜庄稼的顺遂与否,并有一套俗规。

每年正月初七,客家人素有吃“七样菜”的习惯,寄予新一年美好的祝愿。这个风俗由来已久。年初七也叫“人日”,这种叫法是汉朝末年开始的,“人日”这天要吃七样菜,虽然不同的地区七样菜不大相同,但意思都是用它们的谐音来图吉利、平安。

在梅州客家地区的七样菜,主要是芹菜、蒜、葱、韭菜、芫荽,这五种菜一定要有,另外就是鱼、猪肉(或其“丸子”、“芥菜”等其它菜)。七样菜要同时煮熟,全家分食。这七样菜根据他们的谐音,都有象征意义。

“芹菜”的“芹”字与“勤劳”的“勤”字谐音,喻指“勤劳、勤快”;“蒜”字与“算计”、“划算”的“算”字同音,喻指“精打细算、会划算”;“葱”字与“聪明”的“聪”字同音,喻指“聪明、能干”。

“韭菜”的“韭”字与“长久”的“久”字同音,喻指长长久久;“丸子”的“丸”字与“团圆”的“圆”字字音接近,喻指“团团圆圆”;“鱼”与“剩余”的“余”字,喻指年年有余;“豆腐”的“腐”字与“富裕”的“富”字谐音,喻指生活富裕。客家人认为吃了这七样菜,祈望人能勤快、会划算、聪明、有缘、长久、有余、富足。

说到底,“七样菜”是一道吉祥菜,而吃七样菜除了可以在节日图个吉利,还能起到调理肠胃作用。另外,在客家地区还有个俗谚说:“吃了七样菜,各人做零星”,意味着吃了七种菜,就要开始干活了。所以年初七吃“七样菜”,实际也是年后的一种开工仪式。

每逢到了年初七的时候,这七样菜特别好卖。在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一早便将芹菜、葱、蒜、芥菜、春菜、韭菜等七种菜搭配好了一起卖,或分放在各个菜篓子里,让市民享受“自助”选择“七样菜”的乐趣。一些酒店和饭店还特意推出这道“吉祥菜”,备受食客青睐。

来源:天下客家、客都推介

春节特辑:

在客家农村过年,有一种记忆叫“旱鱼塘”

客家人为什么要蒸甜粄,你有吃过吗?

客家人春节传统风俗,满满都是回忆必须珍藏

客家人的圩日,童年记忆里不可或缺的风景

20种地道客家菜,趁过年好好品尝一下

客家人说的“年三夜四”,原来是这个意思!

入年架讲好话!客家人的过年习俗来了

年末,请将你的家打扫干净!

年关临近,想起客家年糕”、发粄、还有故乡的味道

客都原创,让客家与您更近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pz/6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