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儒医案五
六、通络益气汤治愈中风偏瘫一例 李某,女,62岁。 初诊∶年10月31日。 主诉(代主诉)及病史;既往有高血压及心脏病史,经常气短、乏力,今晨发现言语不利,右半身不能活动,有痰,遂来门诊并被收治住院。 诊查∶血压/90mmHg,神清、语言不清,瞳孔左大于右,角膜对光反射存在,口角向左偏斜,右侧鼻唇沟变浅,颈软,有鼾声,未闻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右上下肢不能活动,右膝腱反射亢进,跟腱反射迟钝,巴宾斯基征(—),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辨证;平素体弱,气血两亏。气虚则血运无力,血虚则筋脉失养。今气虚不能推动血液循行,则血液势必停滞脉中,因而导致偏瘫。 治则∶补气养血,宣通经络。 处方∶生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0g川芎5g桑寄生30g威灵仙10g苏地龙10g鸡血藤30g清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2g全蝎3g大活络丹1粒(分2次吞服) 二诊∶11月2日。服上方2剂,精神好转,右下肢似能活动。原方加再造丸1粒(分2次吞服)。 三诊;11月4日。在输液过程中突然不说话,口眼乱动,出大气,烦躁不安。至下午5点,昏沉欲睡,问话尚能回答,惟说话不清,脉转滑数。改用平肝潜阳、豁痰通窍之法。 处方∶生龙骨20g生牡蛎20g珍珠母30g九节菖蒲10g天竺黄10g竹茹12g知母10g栀子10g清半夏10g化橘红6g栝蒌30g安宫牛黄丸1粒(化入) 四诊∶11月5日。神清,能回答问题,但言语不清,仍依原方加补气养血之味。 处方∶生龙骨20g生牡蛎20g珍珠母30g竹茹12g菖蒲10g天竺黄10g知母10g黄柏10g党参10g炙黄芪20g当归10g川芎5g赤芍10g桑寄生30g威灵仙10g苏地龙10g续断20g全蝎3g再造丸1粒(化入) 五诊∶11月20日。前方每日1剂,连服半月,右半身活动明显好转,语言清楚,脉仍软弱,仍以补气血、通络道为治。 处方∶炙黄芪30g党参20g当归10g川芎5g熟地黄20g白术10g桑寄生30g威灵仙10g苏地龙10g鸡血藤20g首乌藤30g生山甲1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石斛10g牛膝10g谷芽、稻芽各10g焦曲10g活络丹1粒(分2次吞服) 六诊;12月5日。前方药连服半月,已基本恢复正常,生活逐步自理,仍依原方加减。处方;炙黄芪30g党参15g熟地黄20g当归10g杭芍药10g川芎5g桑寄生30g威灵仙10g苏地龙10g鸡血藤20g豨莶草12g续断12g焦曲10g 前方每日1剂,至同年年底恢复正常,生活自理、痊愈出院。 通络益气汤是治疗体质素弱,气血不足所致半身不遂的自拟方剂。本方组成;党参、黄芪、熟地黄、鸡血藤各20~30g,桑寄生30g,当归、杭芍、威灵仙、苏地龙、僵蚕、白术各10g;全蝎、白附子各3g、稀签草12g。本方具有补气养血、宣通经络之功。盖人之气血,上下循环,周流不息,气血旺盛,自无病患。若气血不足,气虚则失帅血之功;血虚则失濡养之能,气血循行不畅,脉络瘀阻,势必导致半身不遂。故凡因气血不足导致的半身不遂,必以大补气血方能收功。本方即以参、芪、术补气以健脾;熟地黄、当归、杭芍养血以柔肝;再配以宣通经络之品,俾气血充足,循环旺盛,则偏瘫自易治愈。若临证见有头晕者,可加生海蛤30g、杭菊花10g、白蒺藜12g、何首乌12g;或加桑麻丸30g(布包同煎);若腰腿无力可加续断12g、狗脊12g、枸杞子12g、虎骨(现已禁用,可用狗骨代之)2g(研细冲服);若口干加石斛30g、麦冬12g;若大便干燥加肉苁蓉30g,或加郁李仁10g、桃仁10g;若湿痰盛者,加清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2g,去熟地黄、杭芍;若言语不利或声音低微,加九节菖蒲10g、巴戟天10g、杭茱萸10g、远志6g、天麻3g、麦冬12g、五味子5g;若精神倦怠,加白人参或西洋参10g,鹿角胶10g(烊化)),何首乌12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jj/9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送一方胃脘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