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气温回升,水稻春耕播种工作逐渐开展,浸种催芽工作也提上日程。浸种催芽能否做到“快、齐、匀、壮”,直接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现将浸种催芽相关事项整理如下,供种植户参考。

一、晒种:浸种催芽前,选晴好天气晒种1-2天,然后将晒好的种子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凉透,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但不能直接把稻种摊在水泥地板或石板上晒,以防晒伤稻种。

二、浸种:最好采用“日浸夜露”的方式,浸种时间不易过长,吸足水分即可。吸足水分的稻谷谷壳半透明,米粒腹白分明可见,胚部膨大突起,胚乳变软,剥去颖壳米粒易折断而无响声,用手能碾碎。

注:目前提倡药剂浸种,常用的药剂有25%咪鲜胺-倍液(即2ml兑水5公斤,浸种4-5公斤)浸种6-12小时;或倍强氯精(2克强氯精兑1公斤水)浸种6-8小时后,消毒药液应高出种子表面3-5厘米(消毒期间不换水),然后把稻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再催芽。

三、催芽:

1、高温露白:指种谷开始催芽至破胸露白阶段。种谷露白前,呼吸作用弱,催芽温度可适当提高。可先将种谷在50-55℃温水中预热5~10分钟,再起水沥干,上堆密封保温,保持谷堆温度35-38℃,15~18小时后开始露白。切记不宜大袋或大堆放在一起堆焖,要勤留意温度变化,防治高温烧种。

2、适温催根:种谷破胸露白后,呼吸作用大增,产生大量热能,使谷堆温度迅速上升,如果超过42℃,持续时间3-4小时,就会出现“高温烧芽”。露白后要经常翻堆散热,并淋温水,保持谷堆温度30-35℃,促进齐根。

3、保湿促芽:齐根后要控根促芽,使根齐芽壮。根据“干长根、湿长芽”的原理,适当淋浇25℃左右温水,保持谷堆湿润,促进幼芽生长。同时,仍要注意翻堆散热保持适宜的温度,可把大堆分小,厚堆摊薄。

4、摊晾锻炼:根芽长度达到预期要求,催芽即结束。播种前把芽谷在室内摊薄,炼芽1天左右,以增强芽谷播后对环境的适应性。遇低温寒潮不能播种时,可延长芽谷摊薄时间,结合洒水,防止芽、根失水干枯,待天气转好时,抓住冷尾暖头,抢晴天播种。

注:催芽露白后的种子在下田前建议用水稻专用拌种剂或包衣剂拌种,减少幼苗期病虫害的发生。一般是上午拌种下午播种或当晚拌种第二天播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jj/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