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心中所思所念具有业力,会发散出不
持续抱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愿望 心中描绘理想,指出具体目标。为了达成目标,不断在脑中模拟战略战术。 通过这种持续的思维操练,就能逐渐看清结果,甚至能够在脑中浮现出进展顺利、达成目标以及自己欢欣喜悦的具体影像。 但凡优秀的领导者,都能够描绘出集团应有的蓝图、制定出集团的目标。所谓应有的蓝图,即理想的状态。倘若做不到这一点,便称不上领导者。 作为经营者,必须清楚理想的职场应该是什么样的,必须清楚什么才是管理下属的理想方式。如果无法描绘出这种理想蓝图,就等于丧失了当领导的资格。 所谓应有的蓝图,即理想蓝图,即奋斗目标。这里的目标并不仅仅指销售额或者利润之类的单纯数值,还应该包括员工的士气、生活态度,以及今年、明年乃至长期的宏伟目标。 所谓领导者,必须在各方面拥有蓝图和目标,且不可沦为抽象概念,并应向员工指出实际的行动纲领,让员工能够以可操作的方式,向着具体目标迈进。 接下来需要的是达成目标的手段。 身为领导者,必须不断具体思考达成目标的各种方法和手段。至于何为“具体思考”,就是指为达成目标,不断在脑中模拟战略战术。 仅仅思考一回可不行,必须反复模拟。“可以这么做”“可以那么做”“这样似乎行不通”“下次试试那种方法”…要这样的方式不断探索。 通过这种持续的思维操练,就能逐渐看清结果。明明还未行动,却在思考的过程中拨云见日,甚至能够在脑中生动浮现出达成目标时的喜悦情景。 换言之,对于应有的蓝图、理想蓝图,以及达成目标时的喜悦,能够做到拥有具体的“画面感”。 一旦做到这一点,在行动过程中便能够充满自信。这是一种坚信“我能”的信念,一种不可名状的境界。我一直强调的“看清”,指的就是这种状态。 我一直强调“要持续抱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愿望”,其实就是刚才说的那种境界。为了追求理想,不断思考,直至渗透到潜意识,人就会自觉地朝着目标迈进。 而领导者的另一大重要特质就是“动员力”,光自己达到上述境界还不够,必须向周围的人明示目标,向集团全员传达自己在脑中模拟的愿景,并且使他们树立必定成功的信心。 换言之,领导者应该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让集团全员对于事业和目标抱有乐观的态度,这一点至关重要。 成长的企业和低迷的企业,二者的内部氛围截然不同。 后者的员工大多悲观,不管做什么项目,半数以上的人都觉得前途堪忧。在体育界亦是如此,强队愈强,因为他们有取胜的“瘾”,从没想过要输。 换言之,强队之所以能成为强队,一是战绩实力,二是坚定自信。 当然,倘若没有战绩的背书,自然无法拥有自信。而一旦拥有优秀战绩的支撑,再加上相信自己能赢的“气场”,一支强队便形成了。 反之,屡战屡败的队伍,其队员往往会在比赛前便心生怯意,觉得自己可能又会输,而这样就真的会输。 所以说,我们要当习惯赢的队伍,而不要当习惯输的队伍。 拥有强烈的念想 心念拥有强大的力量。我们应有“无论如何都要成功”的热情。一旦这样的心念如蒸汽般升腾,又如露水般凝结,则万难皆除。 我认为,只要一心念想,就会产生强大能量。念即思,佛教称其为“思念”,并认为“思念造业”。 换言之,心中所思所念具有业力,会发散出不可思议的能量。 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例,如果平时心怀不轨,人就会发出负面的“心念电波”;如果平时心境清澈,人就会发出正面的“心念电波”。 有时和一个人初次见面,却自然而然地对其抱有好感和善意,这并非由于对方的谈吐或面相,而是因为接收到了对方发出的“心念电波”。 有时两个人一见如故,也是双方“心念电波”合拍的缘故。可见人的心念能够释放出巨大能量。 这些是我在研究、开发和发明过程中的切身体验,因此想在这里和大家讲一讲。 在我的专业领域,比我学识高、理论精的同行数不胜数,但在同时开展一项研发工作时,其最后的瓶颈或壁垒却经常被我所突破。可见研发并不光靠聪明的头脑, 也并非仅凭精密的逻辑。在这些特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我看来,正因为该因素力量巨大,所以每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各异。 我一直对自己公司里的研发人员强调:“我不管你们有多聪明,倘若固守眼前的研究,绝对无法取得新成果。”我要求他们必须拥有“非成功不可”的热情。 这份热情便是前面提到的重要因素。公司同人都在翘首期盼自己的研发成果,因此自己必须出成果。 这份热情和心念如蒸汽般升腾,又如露水般凝结。这样一来,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我觉得可以称这种体验为幸运或者灵感。纵观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发明家和科学家,其无一不借用灵感的力量。 在开展研发工作时,起初依靠习得的知识进行理性思考,但这样势必会遭遇瓶颈和困难。而在思索解决方法时,各种创意和想象便会在脑中浮现。 如果依旧行不通,便持续苦苦寻思,最后被逼至绝境时,一种天启、开悟,或者说灵感突然不期而至。这样的过程和体验,使得一些人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描绘远大梦想 一旦在心中认定失败,那么现实就真的会走向失败。 越是处于逆境,就越要描绘远大梦想,并使整个组织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这才是合格的领导者应具备的特质。 前几天,我召集各零售店的负责人,对他们提出了“销售额翻番”的目标。 在大家心里,这个“翻番”的目标究竟是低了还是高了呢? 这时心态其实非常关键。人们往往趋向于妄自菲薄。比如当销售额一直不见起色时,就很难相信自己能够实现宏大目标。 如果大家乐观面对,认为“翻番简直是小菜一碟”,那么就一定能够达成目标。 反之,如果把它看得很难,即便每日努力,与去年相比,销售额恐怕也不能显著增加。凡是业绩好的销售部门,从领导到下属,大家都满怀信心,认为“这样干下去准行”。 如果明明奋斗了却不见业绩增长,明明努力了却没换来销售额提升,那势必是因为心中尚存怯意,觉得“要翻番实在太难”。 换言之,我的意思是,身为领导者,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心态,业绩便绝对无法提升。既然觉得销售额提升至两倍很难,那么干脆就把目标定为四倍增长。 一般来说,如果觉得目标过高,那么就降低它,但我给大家的建议是“逆向疗法”——反正觉得很难实现,那么干脆就定为四倍,说不定还能完成一半呢。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滑稽,但人的心理就是如此微妙。一旦觉得自己不行,那就真的不行了。 所以说,觉得自己无法达成倍增的人,干脆就把目标定成四倍如果相信自己能够达成倍增,那定不定四倍也无所谓了我想强调的是,如果觉得倍增是个遥远的目标,是个不曾想过的数字,那么就定四倍好了。 像这样描绘远大梦想,正是领导者该做的事情。 以我为例,倘若我“胸无大志”,在宣布目标计划时对员工们说:“今年咱们的总销售额是亿日元,我明年的目标是增长5%,虽然这也挺难的。” 大家可以想象,员工的精神状态会如何? 如果我不是企业家、不是管理者,其实如此保守和求稳也没关系,但既然身为企业的领导者,就必须有发出豪言壮语的勇气,所以我对员工说:“今年既然有亿日元,明年就要完成1兆日元的销售额。” 1兆日元,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但身为领导者,却决不能畏畏缩缩。前段时间,我召集公司干部,发表了“来年销售额1兆日元”的目标。 结果他们非常震惊,传来一片“啊?!”的声音,于是我说道:“啊什么啊?1兆只不过是亿的五倍而已”大家听清楚了,我用了“只不过”的字眼,这样感觉1兆也并非那么遥不可及了。 如果没有这种认定“我能”的自信,是绝对达不成目标的。 昨天是“别府大分每日马拉松”的日子,我们公司田径部的教练也参加了。他今年已经37岁,是所有参赛选手中最年长的。 他在田径部兢兢业业地培养年轻苗子,但目前仍未出成果,因此只能亲自上场。在前30公里内,他一直跑在第一梯队,但后来体能逐渐下降,最后第八个冲过终点。即便如此,他依然跑出了2小时14分钟的好成绩。 现场的播报员和解说员都十分震惊,他们不断感叹“(那位教练)依旧在奔跑”!这位田径部的教练曾经两次夺得“别府大分每日马拉松”的冠军。 一般来说,马拉松选手在32岁或33岁之前便会隐退,可他却在37岁时仍然立志再拿冠军,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年轻选手树立了榜样。他最后虽然没能夺冠,但也进入了八强,可谓非常努力了。 而经营企业,正如这马拉松比赛。经过折回点,总计跑了25公里至30公里时,所有人都会感到筋疲力尽。先前一直处于第一梯队的人也会放慢脚步,于是不断有人掉离第一梯队,最后只剩两三个人跑在最前面。 换言之,25公里至30公里处是关键,如果能够心想“今天状态不错,我还可以跟上”,就真的会感觉脚步变轻快了。 反之,如果心想“脚都发软了,我不行了”,那就真的会被落下,接着被后来的人纷纷超过,等到抵达终点时,原本在前30公里属于第一梯队的选手,最后竟掉到20名左右。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说人的心态很重要,一旦觉得自己不行,那就真的会不行。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的意思是,不管把销售目标定为两倍还是几倍,关键在于各位当领导的心态。 如果觉得“翻番简直是小菜一碟”,那么这份自信就会渗透至下属心中。反之,如果自己都觉得“翻番无法实现”,那么这份胆怯也会影响到下属。而下属一旦缺乏信心,跑客户也很难有所成效。 纵观业绩不佳的公司,上至干部,下至普通员工,往往都畏缩不前。一旦畏缩不前,就会变得缺乏信心。哪怕业绩有所恢复,增幅也不会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彻底改变心态。 极度认真地思考 从早到晚一天24小时,持续思考达成目标的方略。领导者这种“极度认真”的态度,便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所在。 人生也好,事业也罢,我认为其实都能够心想事成。关键在于这份心念是否够强烈。 如果只是心怀愿望却不够强烈,那它必定无法实现。换言之,必须抱有“非实现不可”的强烈意志。 领导者作为众人之首,肩负引导整个集团迈向幸福的责任。也正因为如此,一旦定下目标,不管遭遇何种困难,领导者都决不能放弃。 要由里至外都在释放一种“气场”,一种对目标近乎执念的气场。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集团的未来,取决于其领导者的意志。意志有多强,整个集团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有多高。 以京瓷为例,每个部门即一个“阿米巴”单位,一旦立下新一年的销售额目标(一年的基本经营计划),不管遇到何种意外的阻碍,都要完成计划和目标。这种坚如磐石的意志至关重要。 反之,意志薄弱的领导者即便定下目标,之后一旦出现经济下行等意外情况时,其首先想到的不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去克服困难,而是以困难为借口去修改目标。 更有甚者,由于觉得反复修改目标不合适,于是干脆在制订目标的阶段就只定下一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倘若领导者如此缺乏魄力和意志,那么集团的发展便无从谈起。 心怀“无论如何都要实现”的强烈愿望,具备“无论如何都要完成”的强烈责任感,再加上能够感染下属的满腔热情,能够以这样的特质和态度去挑战目标的人,才是合格的领导者。 拥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愿望,一心以实现目标为己任,从早到晚,一天24小时持续思考达成目标的方略,领导者这种“极度认真”的态度,便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极度认真”的态度,究竟源于何处呢? 在我看来,其直接来源于灵魂深处。它犹如发自内心的“灵魂呼唤”,是一种信念的体现。 这种“无论如何都要实现”的执着,强烈到似乎要把自己逼至绝路一般。但作为领导者,就需要这种精神。 此外,领导者还必须与下属共享自己的目标和意志。如果仅靠一两次提及,自然无法让集团全员真正理解领导者的想法。必须反复讲、彻底讲,让自己的言语如能量般迸发,从而使下属的意愿和热情提升至与自己相同的水平。 关于这种实现目标的心境,我所尊敬的哲学家中村天风先生曾有过十分贴切的描述。 他说:“新计划之成就只在不屈不挠之心,以此集中心力,理想高远,憧憬宏大。应一心不乱,愿景崇高,意志坚定。” 他所说的“新计划”,我们可以理解为目标或企业的经营计划。要想实现目标和计划,就必须拥有“不屈不挠之心”,不管发生什么,都决不气馁言败。 而为了具备这样的精神,就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以强烈的热情,在心中持续描绘崇高的愿景和蓝图。 换言之,要去除“也许无法完成”之类的怯意和疑念,不断强化“无论如何也要实现”的意志,且保持高尚、坚定、专注的态度。这样一来,目标势必能够达成。 而达成目标后的自信和满足,则能升华各位的人生,使各位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所以说,人生也好,事业也罢,其实都能够心想事成。 我衷心希望各位能够意志坚定,达成各自人生和事业的目标,并打造优秀的企业,度过更为精彩纷呈的人生。 阿米巴经营模式:探索经营真谛,用经营把管理做简单,让员工像老板一样思考·决策和行动,自主经营 稻盛和夫——世界上唯一缔造两家世界强、创造世界航空公司最高利润率的商界传奇;阿米巴经营——稻盛和夫纵横商场的超级武器,由企业家而不是学者总结提炼的经营管理模式,华为“班长的战争”、海尔人单合一、韩都衣舍小组制的源头,通过划小核算单元,会计核算体系,内部市场化,赛马平台,”算清帐分好钱”真正实现激励人心,激活组织。 想了解更多企业经营管理精髓,实现企业利润增长15%,你不容错过: 《旌华咨询最新课程动态》 《人人成为经营者——阿米巴经营精品班》两天一晚 课程时间:年1月14-15日(周四、周五) 课程地点:济南阳光一百美爵大酒店 旌华--田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jj/6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3分钟了解合生和30年虫草养发,效果是产
- 下一篇文章: 中药八角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