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带您学中医,有疑问可在最下方留言哦

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尤其是在冬春两季最为多见。一般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颜面苍白,甚则出现青紫、喘憋、鼻翼扇动等症。

中医认为,小儿肺炎系由于外感风邪所引起的,属于温热病的范围。清代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春月暴暖忽冷,先受温邪,继为冷束,咳嗽痰喘最多”。这些论述,对于认识和探讨本病的主要侵犯部位、发病季节、原因及主要证候的表现,都是有帮助的。

肺为娇脏,司皮毛开阖,主一身气化,通调全身水道,下输膀胧,故其性以下降为顺,上行则逆。风邪犯肺,则肺气上逆,故发为咳嗽、气急等症;肺气上逆,又使水液运化不灵,水气阻滞,则凝而为痰,痰随气逆,则喘咳痰多;气滞则血滞,肺气阻塞,则血滞而不畅,所以出现颜面苍白,甚则有口唇、指甲青紫等血气淤滞的现象。肺开窍于鼻,肺为热邪熏蒸,则清窍不通,津液受损,故出现啼哭不见涕泪,甚则有鼻翼扇动等症。

风邪犯肺,一般仍有风寒、风热之分。

风寒:则证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苔白腻。

风热:则证见恶风、发热、有汗、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

但本病主要是温热病,即使外感风寒,也只是一种诱因,而内在的因素是温热,也即是“先受温邪,继为冷束”而形成热为寒闭,由于热多于寒,往往寒从热化。所以,仍属于热证。

温热病容易传变,而各脏之间又是互相影响的,故肺一受病,容易牵连到其他各脏。

如高热稽留不退,侵及心包,则会出现神昏谵妄;如影响到肝,引起肝风内动,则会出现惊掣抽搐;如影响到脾,或素来就脾胃较弱,则会出现腹胀;腹泻。如病势不能及时被控制,形成正虚邪实,则可能出现心阳衰竭、内闭外脱等危重证候。

至于休质素弱的小儿,由于禀赋不足,容易感受本病。而其他疾患如表邪不解,形成肺闭,出现咳喘,可以转为肺炎,有的麻疹、百日咳,经治不愈,也可能合并出现肺炎。

象这一类,往往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因此,对于本病必须慎重地进行探讨和防治。由于证有轻重,病有深浅,体有强弱,应加以区别,辨证论治。

小儿肺炎,主要是由于温邪犯肺,肺气不宣,所以出现发热、咳嗽、痰多、气促、喘憋等症。《医宗金鉴幼科》所称之“风寒喘急”,“火热喘急”,以及近代中医书籍所称之“肺风痰喘”、“肺闭喘咳”等,皆系指本病而言。同时都指出了这是一种以发热、痰多、喘咳为主症的肺部疾患。

在治法上,采用宣肺、祛痰、清热、解毒、定喘、止咳为主。

闭者宜开。风寒、风热袭肺,皆使肺气闭而不宣,肺气闭塞,则郁而生痰,痰阻肺络,则肺胀喘急。宣肺、祛痰,也即是解表邪、去痰阻、开闭降逆,使肺气畅达。

热者清之。肺炎是一种热证,即使有寒邪,但内蕴热邪,故多见寒包热郁之证。单一解表,往往汗出而热不解,甚则持续不退。所以,在宣通肺气的同时,必须清肺热、解温毒。而用以解表的方药中辛凉应重于辛温,以免化热化火,或过于发散,使津液受伤。

肺炎喘咳,主要由于热邪温毒,毒盛则热盛,热盛则伤阴,他不同于一般的寒喘,治宜清凉,而不宜过早使用辛燥和收敛的药物,才能养阴降火,保存津液。

至于其他变证,如火热闭肺,发热持续不退,则应着重泄热;如出现昏迷、抽风,则应着重熄风、开窍;如出现气阴两虚,则应育阴潜阳。而小儿肺炎多为上盛下虚之证,如高热、喘憋、鼻翼扇动等热象不解,又同时出现四肢厥冷、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腹胀等症,则应当考虑既要开闭泄热,又要存阴救逆。对心阳衰竭者,则应回阳救逆。现分别论治如下。

01

发热,咳嗽有痰,烦躁不安,面赤唇红,无汗或微汗,舌苔薄白,脉浮数(相当于轻型)。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开肺。

例方:麻杏石甘汤加味第一方(习用方):

炙麻黄5g、苦杏8g、生石膏20g、黄芩8g、金银花8g、连翘8g、板蓝根12g、甘草5g、淡竹叶8g。

汗多,加薄荷3g、桑叶8g,去麻黄。

咳甚,加前胡8g、批把叶8g。

喘甚,加葶苈子8g、莱菔子8g。

热甚,加知母8g、山栀子8g。

02

高热不退,汗出,口干烦躁不安,痰呜气促,喘憋,颜面苍白,唇红苔黄,舌燥少津,脉急数(相当于重型)。

治法:辛凉泄热,涤痰定喘。

例方:麻杏石甘汤加味第二方(习用方):

炙麻黄8g、苦杏仁12g、生石膏30g、连翘12g、板蓝根12g、知母12g、山栀子12g、鱼腥草12g、黄芩12g、甘草5g。

喘甚、痰多,加紫苏子8g、葶苈子8g。

口渴喜饮,加天花粉12g、玉竹12g。

大便干燥、腹胀满,加熟大黄8g、枳实8g。

03

高热、不退,痰鸣气短,喘憋,颜面青紫,精神萎靡,四肢厥冷,胸高腹胀,二便失禁,舌赤,干燥无津,苔黑,或舌光无苔,脉散大。

治法:扶正救逆,存阴开闭。

例方:生脉散加味(习用方):

党参12g、麦冬12g、五味子8g、玄参12g、生地黄12g、莲子心8g、菖蒲8g、天竺黄8g、连翘12g、甘草5g。

熄风镇惊,适用于肝风内动,证见:抽搐、项强,两目上视,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苔黄或白,脉弦滑。方用钩藤饮加减(习用方):

钩藤8g、天麻8g、清半夏8g、白僵蚕12g、水牛角(或广角)8g(先煎)、连翘12g、干地龙8g、生白芍12g、生桑枝18g、甘草5g。

回阳救逆,适用于心阳衰竭,证见:上盛下虚,高热气喘,四肢厥冷,汗多,舌尖赤,无津,脉虚大。方用参附汤加味(习用方):人参12g、制附片12g、五味子8g、生龙骨12g、生牡蛎12g。

浓煎频服。

育阴潜阳,适用于气阴两虚,证见:精神萎顿,面色青灰,两颧淡红,四肢厥冷,气急鼻扇,出冷汗,舌尖红少津,脉细数。方用复元汤加减(习用方):

红人参8g、制附片8g、熟地黄12g、生龙骨12g、生牡蛎12g、生龟板12g、生鳖甲12g、炙甘草12g、知母8g、白芍8g。

针灸疗法:

生穴:尺泽列缺肺俞。

高热,加曲池合谷大椎。

痰盛,加丰隆太渊。

抽风,加行间神门照海。

昏迷,加中冲内关人中。

虚脱,灸气海关元。

04

小儿肺炎在恢复期,由于体质较弱,余热未尽,证见:低烧潮热,久咳不止,或纳差消瘦,脉细数,舌淡少苔。

治法:滋阴益气,清肺和胃。

例方:清和汤加减(习用方):

南沙参12g、麦冬8g、青蒿12g、黄芩8g、生稻芽12g、知母8g、桑白皮12g、地骨皮12g、甘草5g、枇杷叶12g。

总结小儿肺炎,发病急,变化快,护理与治疗都很重要,要注意清洁卫生,安静,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不要受风、着凉,衣被不要太厚。饮食方面宜清淡素食,尤其是痰多热重时,更不宜吃油腻香燥的食品。对危重患儿,应中西医结合,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输氧、输液等必要的疗法,才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促进肺炎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小孩得白癜风能治愈么
小孩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gj/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