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好得了吗 http://pf.39.net/bdfyy/zjdy/190516/7143439.html

问世间情为何物?

稀黄酱、白糖蒜、甜酱甘露

……

“六必居酱菜,配粥特别酷!”

有关六必居的几个问题

问完您再吃下肚

NO.1

六必居到底是哪“六必”?

答: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老铁这波~

NO.2

听说六必居改名之前叫“六心居”?

这一撇添得扎心不?

“民间传说有答案!”

传说1——《燕京杂记》中曾记载:六必居三字相传为严嵩书,端正秀劲……

传说2——六必居最初是六个人合办的,托大文人严嵩题匾,严嵩写了“六心居”三个字,写完后一想,六心岂能合作?于是提起笔来,在“心”字上添了一撇,成为“六必居”。

传说3——明朝嘉靖皇帝让严嵩改的,另外,六必居每季新出酱菜,都要给嘉靖皇帝送一坛……

(最后,科教授脑补了嘉靖皇帝嚼小酱菜时,美滋滋的表情。)

NO.3

六必居之前是个小酒吧?

“很有可能诶……”

六必居至今还保留着一块古木牌,上面书写着“六必”的说法(问题一中提到的)。从字面上看这似乎与制酒有关,即在生产工艺上要做到:黄米、稻米用料必须备齐,酿制的曲必须备实,用水必须清澈,盛器必须优良,火候必须掌握适当,泉水必须纯香。

六必居老酒壶

在六必居保留的账本中,我们发现在清雍正六年八月十五日立的家具账中有“源昇号”字样,这就是六必居最早的名字。

前门老照片

现在,源昇号博物馆位于北京前门粮食店街40号。据说是在山西临汾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兄弟开办“源昇号酒坊”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这里是二锅头酿酒工艺的发源地。可见,六必居的前身有可能是酒坊,而成为酱园,则是后来的事。

NO.4

爱聘用处女座的山西员工?

“不能考证,但也差不多了。”

“强迫症”制作风格——六必居的酱菜,酱制严格遵守规程,次料不用,操作不马虎。选料精细,制作严格,一分一秒的功夫都不能省。

(言外之意,欠个1秒都是很容易抓狂的,这很处女座。)

特殊的管理办法——六必居还曾经有规定,店内不用三爷(即少爷、姑爷和舅爷),前店柜台人多是山西临汾,襄汾县人。

NO.5

怎么了解六必居and其它中华经典味道?

“这还不简单?”

老北京的六必居、郫县豆瓣酱、粤式虾饺、海边的虾酱、臭香臭香的王致和臭豆腐……看《探索·发现》的《寻味记》呗!

探索·发现

《寻味记》

播出时间:1月28日-30日21:45

监制/张广义主编/刘铭黄丽君

编辑/田楚韵刘强谌知翼(实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gj/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