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谷芽广东一方免煎熬配方颗粒
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加工而发芽者。 药用部位 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加工而发芽者。植物形态详粳米条。 别名 蘖米,谷蘖,稻蘖,稻芽。 功效健脾开胃,和中消食。主治治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性味甘,温。①《纲目》:“甘,温,无毒。”②《本草经疏》:“味苦,无毒。”入脾、胃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钱。 宜忌 《四川中药志》年版:“胃下垂者忌用。”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用治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等。 选方 ①启脾进食:谷蘖四两,为末,入姜汁、盐少许,和作饼,焙干;入炙甘草、砂仁、白 术(麸炒)各一两。为末,白汤点服之,或丸服。(《澹寮方》谷神丸) ②脾胃虚弱泄泻:茯苓、芡实、建曲、查肉、扁豆、泽泻、谷芽、甘草。(《麻疹集成》健 脾止泻汤) ③消食,健脾,开胃,和中,生津液,益元气。治病后脾土不健者:谷芽蒸露,用以代 茶。(《中国医学大辞典》谷芽露) 功效作用 1、谷芽启脾进食:谷蘖四两,为末,入姜汁、盐少许,和作饼,焙干;入炙甘草、砂仁、白术(麸炒)各一两。为末,白汤点服之,或丸服。(《澹寮方》谷神丸) 2、谷芽治脾胃虚弱泄泻:茯苓、芡实、建曲、查肉、扁豆、泽泻、谷芽、甘草。(《麻疹集成》健脾止泻汤) 、谷芽消食,健脾,开胃,和中,生津液,益元气。治病后脾土不健者:谷芽蒸露,用以代茶。(《中国医学大辞典》谷芽露) 4、谷芽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中药材手册》 5、谷芽,启脾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不似麦芽之克削也。《本经逢原》 6、米面薯芋食滞证及脾虚食少消化不良。该品消食和中,作用和缓,助消化而不伤胃气。常与麦芽相须为用,以提高疗效。 7、蘖米即稻蘖也。具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脾胃和则中自瘟,气自下,热自除也。《本草经疏》 8、若治脾虚食少,亦常与砂仁、白术、炙甘草等同用,如谷神丸(《澹寮方》)。 9、谷芽健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本草纲目》 10、谷芽除烦消食。《食物本草会纂》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gj/29.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396味中药功效汇总,这样记中药,还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