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水稻单产,增加总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为此,推广应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1.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强的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生产条件、经济条件、栽培水平及病虫害发生危害等情况,选用经过审定,经过试验示范适宜当地种植,抗病虫能力强、抗倒、分蘖强、成穗率高、穗大、结实率高的优质、高产品种。2.培育壮秧   培育壮秧是水稻增产的关健技术措施之一。生产实践证明,培育壮秧应以肥培土、以土保苗。在水稻育秧上应大力推广应用旱地育秧技术,旱育秧具有早生快发,无明显的返青期,有效分蘖率高,抗性强,结实率高等特点。旱育秧苗床要多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1)壮秧标准   根:根系发达、粗短、白、无黑根。苗:基部粗扁、苗健叶绿,叶片上冲不披散。生长旺盛,群体整齐一致,个体差异小,苗体有弹性,叶片宽挺健、叶鞘短、假茎粗扁,到秧龄30天达到3个以上分蘖。叶色深绿,绿叶多,黄、枯叶少,苗高适中,无病虫。   

2.2播种

(1)种子准备

选购经过审定,经过试验示范适宜当地种植,抗病虫、抗倒、分蘖强、穗大、结实率高的优质、高产品种种子。   

(2)苗床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熟旱地或菜园地作旱育秧苗床地。提早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无大土块,按1.5-1.6米理墒,沟深30厘米,厢高5厘米;按每亩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公斤、普钙50公斤、钾肥5-8公斤作底肥,提前20天左右将农家肥与普钙需充分混合堆沤发酵,施肥时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平整墒面等待播种。   (3)浸种催芽   浸种前将种子摊晒1-2天,再用3%的多菌灵药液浸泡12小时,清水淘洗,直到水变清时开始浸种。一般要浸泡3天,每天用清水淘洗3-4次。3天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再用50-60℃的水将种子预热,用湿麻袋把种子包好,再用稻草等保温,温度保持在30-35℃,24小时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后逐步降温至 20℃左右,摊开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炼芽1天后即可播种。   (4)播种   播种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当气温稳定通过 10℃ 以上既即可播种;   播种:稻种做到稀密均匀,每亩苗床播种10-12公斤为宜。播种后搭棚盖膜,保温保湿,防止由低温引发的烂芽烂秧,减少生产损失。   (5)苗床管理   除草:水稻播种后,当苗床出现杂草要及时除草,除草采用人工轻轻拔除杂草,防止伤及稻苗。   水肥管理:播种到2叶期保持苗床土湿润,2叶期后要控水降湿防病。当苗床出现土干发白或早、晚秧苗叶尖无水珠或秧苗开始卷叶时,应在早、晚揭膜灌水,遇高温天气中午揭膜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苗。在2叶期每亩施尿素5公斤作断奶肥、促进生长健壮;在4叶期每亩施尿素7-8公斤、钾肥2-3公斤促进分蘖;在4.5-5叶期进行炼苗,准备移栽,移栽前3-4天每亩施尿素1.5-2公斤作送嫁肥。   病虫防治:在苗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农药防治苗期病虫害,防止病虫害传入大田,减少大田病虫害的发生率。   3.移栽   (1)粗细整田、施足底肥   在水稻收后及时翻犁,翻埋残茬,栽前再进行犁耙。精细整田,达到田面平整,做到“灌水棵棵青、排水田无水”。底肥坚持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栽前结合稻田翻犁亩施有机肥-公斤,结合耙田亩施普钙40-50公斤、钾肥8-10公斤作底肥。   (2)适时炼苗,适当早载   旱育秧宜适当早栽,宜栽中偏小苗,以秧龄30天左右,秧苗长至5-6叶期移栽为宜,因旱育秧根系发达,秧苗过大,在起苗时易造成根系损伤。   (3)合理密植   根据稻田肥力的高低,确定移栽密度,移栽时视秧苗分蘖情况,每窝栽带蘖苗1-2苗。   双行条栽:大行0.9-1.0尺,小行0.4-0.5尺,窝距0.4-0.5尺。-年在翠华镇、金坪村花塔村民小组连续2年进行双行条栽与常规移栽对比试验,双行条栽比常规移栽分别亩增产76.4公斤和88.5公斤,增11.2%和13.3%。   厢式条栽:按5尺开厢,沟深0.8-1.0尺,每厢栽5-6行,窝距0.4-0.5尺。-年在金坪村花塔村民小组连续3年进行厢式条栽与常规移栽对比试验,厢式条栽比常规移栽亩增产63.2-76.8公斤,增10.6-12.1%。   抛秧:每亩抛秧1.5-1.8万苗,抛秧做到稀密均匀。-年在雄魁村鱼苏村民小组连续3年进行抛秧与常规移栽对比试验,抛秧比常规移栽亩增产72.1-79.3公斤,增9.8-11.1%。   4.田间管理   (1)追肥   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钾肥4-5公斤、硫酸锌1.5公斤作追肥。在移栽后10天左右追施提苗肥,促进有效分蘖,占总追肥量的30-35%;在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占总追肥量的65-70%,以提高结实率及促进籽粒饱满。   (2)合理灌水   在水稻生长期间为促进根系生长良好,增强吸收能力,促进水稻生长健壮。在水的管理上,以增氧通气、养根活根为中心,增强根系活力为目的。返青期以适当深水灌溉有利返青,孕穗期、始穗期至齐穗期保持浅水灌溉,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其余时期均以保持湿润为主。   分蘖期要求浅水促蘖,分蘖后期宜适当晒田控蘖,减少无效分蘖,增加通透性,促进水稻生长健壮,在晒田控蘖时不宜重晒;干旱季节,要抗旱灌水,以免脱水影响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用品质;灌浆成熟期要做到干湿壮籽;黄熟期排水晒田,促进成熟;收割时,做到田间无水,以免稻谷浸泡在水中影响米质。   5.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虫害   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等;主要虫害有:稻飞虱、稻螟、粘虫、稻负泥虫等。   (2)防治措施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种植抗病虫品种为中心,以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3)农业防治

选用抗虫品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及时清除遭受病虫危害的植株,减少田间病虫基数;水稻收获后及时翻犁稻田,冬季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破坏病虫害越冬场所,降低来年病虫害基数和病虫害发生率。 

(4)化学防治

加强田间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在水稻生长期间,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施药后保持田间3-6cm水层3-5天。   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倍液浸种24小时,洗净后催芽;每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或40%克瘟散乳油-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稻瘟病。   用10%强氯精倍液浸种48小时,用20%噻枯唑可湿性粉剂~倍液、用45%代森铵水剂~倍液浸种24~48小时。在水稻三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施1次10%强氯精倍液,每亩用35%克壮·叶唑可湿性粉剂28~35克,或1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20~25克,或45%代森铵水剂23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50-76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克、3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公斤喷雾,或拌细土25kg撒施防治水稻纹枯病。   抽穗前5~10天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毫升或20%粉锈宁乳油75毫升或或12.5%纹霉清水剂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1~2次防治水稻稻曲病。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倍液、或5%锐劲特胶悬剂1-倍液喷雾防治稻飞虱。   播种或移栽前每亩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2.5-3公斤拌细土15-20公斤撒施;移栽时用90%的敌百虫晶体0.5兑水-公斤浸秧苗10分钟;大田期用50%的杀螟松乳油或50%的巴丹水剂-0倍液喷雾防治水稻螟虫。用百虫或50%杀螟松乳油-0倍液、25%杀虫脒或25%杀虫双倍液、20%速杀菊酯或2.5%敌杀死乳油0-0倍液喷雾防治水稻粘虫。   每亩用25%敌百虫粉3-4斤;或烟草粉4斤拌消石灰25斤,在晨露未干时撒施;用50%杀螟松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0倍液喷雾防治稻负泥虫。

化学农药防治使用要谨慎,如有使用不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转发起来,让更多的农民朋友看到!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转载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







































甘露聚糖肽片价格谁清楚
绿色祛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gj/1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