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水稻洪涝后减损补救法赶紧转发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部分省份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大量农田被淹,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农业防灾减灾势在必行。长江流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当前正值水稻生产关键时期,淹后补救有啥措施?病虫害怎么防治?如果要改种,怎么改?本期介绍一组水稻灾后减损措施,希望大家相互转发,共同帮助农民朋友恢复生产。 淹后特点 水稻被水淹没,通气不良、光合受阻、呼吸消耗加大,生理活动受到极大影响。如果超过48小时,会导致整个植株死亡;如果部分植株被掩埋,土壤养分,特别是氮素多遭到冲洗而流失,且容易感染病虫害,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一般苗期耐淹力较强,孕穗期最弱,因此要根据水稻生育进度和受淹时间长短进行分类指导。 水稻苗期耐淹能力相对较强,淹水4天内基本不受影响,淹没6~8天,出水后叶片会干枯死亡,但心叶未死大部分苗可恢复生长。出水后秧苗黑根多、苗矮小,分蕖少,基茎窄,抗病力弱。 水稻在分蕖至拔节期受淹时,生育进程近乎停止。出水后株高变矮;高位分蕖出生增多,成穗的比重增大;抽穗期拉长,生育期推后延迟2~3天。淹没4天内产量损失较小,4天以上损失显著加大,一般减产2~3成,直至绝收。 孕穗期耐淹力最弱,受淹没叶尖2天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幼穗分化,颖花发育受阻。其受害程度随淹水时间和浸水深度,受淹部位而变化,受淹4天以上,没顶的比未没顶的减产41.9%;没顶受淹6天以上,产量近乎绝收。 结实期淹没后,土壤通气不良,影响根系生长,胚乳发育不良、秕率增多,减重减产。淹没5天内一般减产2~3成,超过7天则严重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一般造成减产5~6成。 淹后补救措施 尽早排水抢救。先排高田,争取让苗尖及早露出水面,可减少受淹天数,减轻损失。但在排水时应注意,在高温烈日期间,不能一次性将水排干,必须保留适当水层,使稻苗逐渐恢复生机。如一次性排干,因稻田长期浸在水里,生活力弱,茎叶柔软,遇晴天烈日容易枯萎,反而加重损失;但在阴雨天,可将水一次性排干,有利于秧苗恢复生长;稻苗受淹后,如披叶很少,植株生长尚健壮,田面浮泥较多,也可排干轻搁田,以防翻根倒伏。 打涝漂浮物。受涝秧苗在退水时,要随退水捞去漂浮物,可减少对稻苗的压伤和苗叶腐烂现象。一般在水质混浊、泥沙多的地区,容易积沙压伤秧苗,若秧苗处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前期,可随退水方向泼水洗苗扶理,结合清除烂叶、黄叶,有较好的效果。 及时清洗植株(苗)、增强光合能力。秧苗受淹,在退水时随水流方向且抢在秧苗刚刚露尖时用齿耙梳去死叶、浪渣,洗去叶表的泥垢,促进秧苗及早进行光合作用。受淹大田,也应捞去飘浮物,洗去沾在稻叶上的泥沙杂物,对稻苗恢复生机效果良好。 适当控制水层,既要防止青枯死苗,又要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活力。淹没后的水稻植株,根系黑根增多、根系活力明显下降,应增加土壤透气性,改善根际环境。高温晴天不能立马排干水,白天保持足够水层严防萎蔫枯苗;秧苗田应在下午5时后排干水露田,待第二天清晨再重新灌浅水,促进根系快速恢复活力。 轻露田补施肥料。排水后稻苗恢复生机,即进行一次轻露田,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根系活力,轻露田后结合灌浅水补追一次速效肥料。一般处于分蘖期的每亩可追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5公斤,以促进幼穗分化,壮秆大穗。若处于孕穗期,则应在破口前3~5天,每亩补施尿素2.5公斤。抽穗后进行1~2次根外喷施磷钾肥等叶面肥。后期坚持浅水湿润灌溉,以保持根系活力,活熟到老,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从而弥补因涝灾造成的有效穗不足和穗粒数减少的损失。 加强病虫防治。水稻受涝后,由于叶片损伤,增加了感病机会,特别是白叶枯病,受涝后往往危害严重,纹枯病也可能重度发生。为此,要及时用药防治,尽早封锁白叶枯病的发病中心,药剂可选用叶青双、消菌灵等;纹枯病防治可选用井冈霉素、纹枯清等药剂防止病害。因除草剂会减弱秧苗耐涝力,秧苗受淹后不宜使用除草剂。 病虫害的防治 暴雨后,气温上升,受淹田块容易被细菌性病害侵染,应及时排水和扶苗,并在排水时进行洗苗,退水洗苗后立即进行一次药剂防治,亩用20%叶枯唑克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15克兑水30公斤全田喷施,预防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加强肥水管理,采取露田补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碧护或天丰素等措施,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促进根系迅速恢复正常生长。所有一季稻及时搞好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其他病虫害防治。 防治对象 中稻、一季晚稻、双季晚稻秧田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中稻和早栽一季晚稻)、稻瘟病,兼治稻杆潜蝇、稻蓟马、粘虫、稻螟蛉等。 防治指标 叶瘟发病田,稻飞虱百丛头以上、二化螟枯鞘株率3%以上、稻纵卷叶螟亩幼虫1万头以上、纹枯病病丛率30%以上田。 防治用药 以下配方均为亩用药量,兑水30公斤喷雾。 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杆潜蝇等:A34%乙多·甲氧虫(斯品诺)SC24毫升;B80%杀单·氟酰胺(稻惠)WP50克或10%阿维·氟酰胺(稻腾)SC30毫升;C10%氟苯虫酰胺(龙灯福先安)SC20毫升+助剂景道10毫升l;D35%氯虫苯甲酰胺(佳腾)SC6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SC15毫升(提前2天施药)。 防治稻飞虱:A60%烯啶·吡蚜酮(飞施宁)W克12克或80%烯啶·吡蚜酮(龙首)W克8克;B50%吡蚜酮W克(红太阳)10克;C25%噻嗪酮WP40克。 防治纹枯病:A27.8%噻呋·苯醚甲(福赛)SC25毫升;B24%噻呋酰胺(燕化增穗)SC20毫升;C18%苯甲·丙环唑(壮谷动力)W克40克;D12%井岗·腊芽菌(稻曲必克)AS60毫升。 防治稻瘟病:40%富士一号EC80毫升或2%春雷霉素(加收米)AS80毫升或33%己唑醇·稻瘟灵ME80毫升或25%吡唑醚菌酯EC24毫升。 注意事项 田间灌浅水施药并保持3~5天、及时检查防效;因种植结构复杂、气候特殊,“两迁”害虫沉降密度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建议农技员和农民多下田查看、防止局部爆发成灾。 补改种措施 改种“早翻晚” 对于部分淹水时间较长,已无法恢复正常生长的稻田,可利用早稻品种感温性强特性作为晚稻种植,可实现迟播(栽)早熟,也能获得较理想的产量。 选择适宜地区。沿江、江南和江淮南部地区。品种选用和播期下限。7月20日前可退水直播的或借地育秧的,7月25日前退水直播的,可选用早熟的早稻品种。插期下限为沿江江南为7月25日,江淮南部为7月20日。 种植方式。以退水后免耕或水耕整平后催芽水直播方式为主,对退水迟又有异地(借地)育秧条件的,可尽早育秧播期在7月20日前的,退水后立即免耕移栽,秧龄宜短不宜长,一般15天以内。不论直播还是移栽,都宜采取免耕方式进行,这样可不误农时,省工、省力。对残茬和杂草多的田块宜选用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如克无踪等,排干田水后喷雾,间隔2~3天即可直播或移栽。 提高播种质量。要注意种子质量,宜选用去年收的早稻种子,对今年刚刚收获的早稻种子,必须要晒2~3天,以打破休眠期,提高发芽率。种子以浸种催芽至破胸露白为度。直播方式可采取撒播或点播。每亩播种量10~12.5公斤,早播的宜偏少,迟播的宜偏多,确保撒(点)播均匀。 加强田间管理。播种后应保持田间湿润,一叶一心时早施“断奶肥”,建立浅水层,分蘖期采用浅水灌溉,中期宜分次晒田,后期间歇灌溉,以有效防止倒伏。施肥上宜采取前期重追肥,中期控制用肥,后期补粒肥的办法,要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蓄养再生稻 再生稻一般是指在前茬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芽,给予适宜的水、温、光和养分等条件加以培育,使之萌发出来再生蘖,进而抽穗为成熟的水稻。在洪涝灾害的年份,蓄养再生稻是稻田生产自救的途径之一。 蓄养洪水再生稻。即对幼穗分化期至孕穗期,甚至是抽穗扬花期长期受淹的水稻,退水后穗部已毁,但根、茎仍活的稻苗,及时割去地上已坏死部分,蓄养洪水再生稻,利用涝灾灾害后头季稻剩下的相当多的时间和温光雨资源,补施少量促芽肥,实行浅水-湿润管理和加强病虫害防治,可获得较理想的产量。 多留一季再生稻。可利用江淮中部以南的早稻和早熟中稻茬口,蓄留再生稻。一般杂交稻优于常规稻,无病虫害的优于早衰的田块;凡前茬在8月15~20日收割均可蓄留,以保证再生稻在9月20日前安全抽穗。 首先要加强头季稻的田间管理,保证成活率。其次要追好攻芽肥和保花肥,即头季稻齐穗后15~20天,亩追尿素10~15公斤以攻芽促花,这是再生稻高产的最常见措施,收获后3天内亩施尿素5公斤以保花长叶养根。前茬要适期收割并留高茬,即前茬九成熟后适时收割,留茬25~30厘米,以保留到2~3节位为准。然后是耘田除草,浅水湿润灌溉,防御“寒露风”,适时早收。 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如红薯、早熟玉米和蔬菜等。山芋、早熟玉米,栽播期下限为7月底至8月初。若近日降雨过大无法及时翻耕,可采取免耕平地栽播山芋和点播玉米,以利及早活棵和出苗,待墒情适宜时再扶垄、中耕。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欢迎联系我们: 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cd/5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过分了满园花开的聊大比想象中还美
- 下一篇文章: 这些被代购ldquo炒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