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脾与胃、肝与胆、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肾与膀胱五对脏腑各自相表里,经常放在一起考虑。脾胃是身体的中枢,如果说身体是一个小圆圈在运动,脾胃是中轴,它们动,身体的小圆圈才动。在这个中轴里,脾起主要作用,脾气左升,胃气才能右降。如果脾虚,脾气不升了,那么胃气就不降,这样,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头晕、头痛、呃逆、打嗝、腹泻、无力、身体冰凉等。脾胃小轮不转,身体各脏腑都会逐渐出现问题。中医里的脾是个大概念,是消化系统的概念,与西医里的脾脏是两码事,动手术摘除了脾脏,因为脾经还在,脾气还在,脾的功能还有。同理,动手术切除了胆,胆气与胆火还在,中医是整体医学。脾是后天之本,先天之本来自父母,后天之本是能量的来源。金元时期李东垣先生写了一本《脾胃论》,认为所有的病都是脾胃不好引起的。

脾利用胃提供的水谷精微化生气、血、精、津液并传送给五脏六腑,脾气虚弱最直接的结果是身体能利用的上述能量变少了,主要症状为胃脘痞满,隐痛喜按,嗳气,口不知味甚至不想吃东西,大便稀,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舌淡苔白,脉虚。由于胃气虚弱,气机不畅,该下去的气下不去,胀在那里或者往上跑,所以有胀满痞闷的感觉,不通则痛,还会出现胃部隐痛的症状,气滞一样会痛。给腹部一个外力,让瘀滞的气散掉一些,会感到舒服一点,所以喜按。胃气上逆,会打嗝,泛出胃中的酸腐或恶臭之气,因此嗳气。脾胃功能减弱,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受影响,消化不了食物,出于本能,不想增加身体负担,不想吃东西。脾气虚弱导致气、血、精、津液不足,就会产生大便稀,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舌淡苔白,脉虚的整体虚弱症状。只要脾气虚,无论胃气如何,多半会有这些症状。脾主湿,脾气虚,湿的代谢受到影响,可能还会舌胖大,有齿痕。脾主肌肉、四肢,脾气虚,身上的肉软软的,肚皮像救生圈,没有力量,少气懒言,不想讲话。

真正的虚症是从里而外的虚,而有些实症会有大实若羸的症状,内里有实症,太严重了,所有气、血、津液都去跟这个实症打仗去了,以至于在体表出现极度亏空的症状,表现出虚弱的症状。根据以下两个方面来判断是虚症还是内实外虚,第一个方面,从脉象来看,由内而外的虚症的脉,轻轻搭上没有,重重按下去还是没有,如果有实症在里而表现出虚症的脉,按下去,不但脉有力,甚至会很快,因为实症多半是热症,少数情况也可能是寒症,但脉一定是有力的,不会深按下去以后反而没有了;第二个方面,如果看到病人一直在讲话的虚症要考虑可能是内实外虚,真实假虚,大实若羸,一个真正虚的人不可能讲那么多的话,会懒得讲,讲的过程中还会不时深深吸口气,缓解供氧,这才是虚症的表现。因此,不能根据外在的虚,比如很懒,一直躺在那里,来判断是否是虚症,要整体判断。如果把内实外虚当做虚症来处理,会越补越虚,会让里面的实症越来越严重,身体里面的实症越严重,外面的虚症就越明显,这种情况需要泻,不能补,绝不能把这种情况当做是虚不受补,或者是用更厉害的补药,对于内实,补药杀人于无形。实症一般舌头红,苔黄腻。虚症因为脾气虚,气血不足,一般舌头淡,苔多半白,只有沉滞多了,苔可能黄,脸色不好,发黄、白,脾气虚弱的人就会发黄,人老珠黄。脸为阳明经所在,走的胃气,胃气不足,气血不足,脸色不会好看。脾气虚弱导致的胃弱,治疗原则为益气、健脾、和胃,就是两个字,一个补,一个顺。用药如下:

一、健脾丸,整体功效为健脾开胃。以健补脾气的药为主,党参,炒白术,炒麦芽,经过炒制的药一般有补益脾胃的作用,本来白术健脾利湿,炒过以后健脾的功效加强了,炒麦芽、炒山楂也一样,炒过后健脾的作用比消食的作用更强。理气,消积导滞用了陈皮、枳实,尤其是枳实打开了下行通道。山楂与麦芽也有消积导滞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积食。这个药一边帮助健补脾胃,一边帮助消积导滞。

二、人参健脾丸,整体功效为健脾益气,和胃止泻。补中益气的药有人参,炒白术,山药滋补肺阴、胃阴,茯苓健补脾胃又除湿,黄芪提气。自己开方人参3-6克(人参主要功效为回阳救脱,健补脾胃用党参就可以了,党参9克),炒白术9克,茯苓如果湿气重用到12-15克(如果湿气不重,用到9克),山药因为药食同源可以多用点15-30克,黄芪少用点9克(用多了,提气过了,反而出现头闷症状)。理气的药有陈皮9克,木香6克,砂仁可以理气,还可以除湿导滞,经常用于胃病治疗,用到9克。陈皮理气化痰,脾虚,水饮代谢不好后化痰。木香理气,往下走。另外,还有三味养血安神的药当归,酸枣仁,远志。酸枣仁与远志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的作用,经常用于治疗失眠,但不是说只要是失眠就用这两味药,需要具体辨症,如果是心血不足的虚症,加入养血安神的药有用,如果是实症,有内热,加这两味药没有一点用。人参健脾丸比健脾丸多了安神宁心的作用,如果脾胃虚弱已经到了睡不好觉了,确认是虚症,适用人参健脾丸。

三、香砂六君子丸,整体功效为益气健脾、和胃。由六君子汤演化而来,六君子为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前面的四味药构成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再加了陈皮、半夏,多了燥湿化痰的作用,如果脾气虚弱,已经有痰,湿气重,就用六君子汤。党参9克,炒白术15克(如果生白术9克),茯苓如果湿气重12-15克(如果湿气不重9克),炙甘草6克(用多了药效太缓),陈皮9克,半夏9克。还加了生姜,大枣,对脾胃更好。理气的药用了木香6克,砂仁6-9克。这个药以健补脾胃,燥湿化痰为主。现代人湿气重,脾胃虚,用香砂六君子丸效果较好。

四、醒脾开胃颗粒,整体功效为醒脾调中,升发脾气。一个醒字有画面感,就好像脾睡着了,处于迷蒙状态,用药去唤醒它去工作。补中益气的有谷芽,稻芽,又补又消,健脾开胃的同时消食和中,一边补充营养让脾胃动起来,另一边铲除垃圾。甘草与芍药,治疗腹部痉挛疼痛,止痛。理气的药用了香橼,佛手,可用木香、陈皮(或枳实)替代,用砂仁、半夏也可以,可以用半夏加枳实各6克,降胃逆。燥湿化痰的药用了荷叶与冬瓜子。消积的药用了使君子,一般很少用,可以用槟榔9-10克代替,不但可以消积导滞,还可以泄水湿、杀虫。槟榔、半夏等中药都具有一定毒性,但脱离适应症、剂量、炮制方法讲毒性没有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cd/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