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故事

我们是安和人,欢迎朋友们聆听我们的故事,走进我们的家。

愿您在这里收获健康、喜悦、温馨、幸福,四季安和。

在城里工作、生活,总是会很怀念小时候的那些事,总是有那么一种情结,让我时时想再重温那天真自然的生活,可是那回不去的不仅仅是童年,还有那个环境、还有那和我一起成长的牛儿和小伙伴们!

小时候似乎都是伴着放牛长大的,从6岁(上小学前)就开始放牛、每天早上五六点爬起来放完牛然后才能去学校,晚上放学后回家也要立马去放牛,整个寒暑假期间早晚也都要去放牛。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读高中,高中离家远住校就没有机会放牛了、后来家里的牛儿老了被卖掉了(那头牛陪伴了我近8年),再后来放牛的娃离开了家乡跑到北京上了大学,再后来…….

放牛对我和小伙伴们来说是再好玩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放牛可以顺带做点别的事情!春天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山采蕨菜、拔竹笋,夏天下河摸鱼捡田螺,秋天跑到地里偷红薯然后烤红薯吃,还可以上山捡板栗,冬天的娱乐活动比较少但可以在稻田里掀秆垛捉田鼠。我们的童年没有太多的玩具,但是大自然却给了我们非常多奇珍异玩!

下面让我来谈谈春笋吧。苏东坡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若想不俗不瘦、天天竹笋烧肉!)

被竹山和茶树林环绕的村庄、一年有半年的时间都可以吃到新鲜的竹笋。冬天有冬笋、春天有春笋、干笋则是一年四季都有的。春笋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冬笋长出来的、个头偏大,一般立春之后就开始往外冒头,到清明左右就基本不能食用了(因为已经长成竹子了)。而这之后就是小笋的天下了,小笋一般生长在小毛竹密集的地方。且山上多半荆棘丛生,还记得小时候我们都是经常爬着在上山拔笋的。不需要播种、不需要耕种、只要你喜欢这个味道就可以去收获,大自然是如此的无私!

《黄帝内经》有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人是天地所生、和自然是相应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到春天大自然的生长之气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我们的人体也应该要跟上大自然的这个节奏、跟上春天的节奏。但是因为种种因素我们总是不太能跟得上这个节奏,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我们错过了春天的升发,那么等到秋天收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太过贫乏、身体亦是如此。

所以春天老百姓总是喜欢采食一些带有春天气息的食物如:野菜、香椿、豆芽、春笋、柳芽等,以此来补益我们的生长之气!老北京素来有“立春”吃春芽、咬春饼的习俗,春天是一个吃青绿色植物的季节。

后来一次在和罗老师聊天的时候谈及江西的特色菜,罗老师对我们的小笋炒肉赞不绝口,并揭开了小笋背后的秘密。中医认为我们吃食物、不仅仅吃的是有形的食物本身还包含这个食物的生长环境、季节、土壤等所带来的“气”。罗老师说竹笋是空心的,吃了可以让人“虚心”。

这里面要插一段了,因为之前罗老师在给我们讲《黄帝内经》时曾提及一个“虚心实腹”的问题,“虚心”指的是心灵要保持恬淡、宁静,不要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实腹指的是我们的肾精充足、精生髓、髓通脑、精足则令人智慧、聪明!

但是现在的人却不是这样的,现在大部分人都是“实心、虚腹”亦即“坎中虚离中满”,心里装的东西太多然后肾精又亏空的厉害。可以用一些词语来描述这种状态:心神不定、神思混乱、心肾不交、肾虚、肾精亏损,这样的状态身体肯定也不会是健康的!(插播广告一则:罗老师很快就要给我们讲黄帝内经咯)

想必到此大家就明白,常食竹笋是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澄净下来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罗老师还提到:发芽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的,不仅可以给人蓬勃的生机、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生的气息和力量、还能涤荡我们体内残存的污秽,比如我们常用的双芽水(生麦芽、生稻芽)就有很好的消食化积的作用。

跑的有点远了,再来说说上山拔竹笋吧。自打上高中然后再到大学、工作,已经有近13没能在春天这个季节回到家乡。前年有幸在5月份回家一趟、赶上好时候真就拎着框上山拔笋。5月份的太阳又是在南方、穿梭于荆棘丛生的毛竹之间、时不时还要被各种小虫子们骚扰,这种情景可想而知啊!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再配上老妈的手艺,最新鲜的小笋炒肉出锅!……

安和中医育儿、手护宝宝健康!

课程公告

安和中医育儿课(5月)

教您小儿推拿、艾灸、小儿常见疾病的辩证、小儿食育等方法解决孩子常见疾病,教家长如何在众多症状中辨析寒热、虚实、表里把握治疗思路。

突出辨证,手把手教方法。

杭州·5月14-15日(两天),报名联系万老师手机/,陈老师手机/查看招生简章

北京·5月28-29日(两天),报名联系刘老师手机/,朱老师手机/查看招生简章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小儿群吧!!

赞赏

长按







































贵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oyae.com/dycd/1472.html